明成祖(1360~1424)名朱棣,1402~1424年在位,年號「永樂」。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原來被封為燕王。他娶徐達的長女為妻,後者成了他的賢內助。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稱「靖難」,四年,破京師(今江蘇南京),取得帝位。
明成祖在位22年,建立五次親征漠北、派遣鄭和下西洋、完成永樂大典、八十萬大軍下安南、浚通大運河、大規模營建北京等功業。他認為真武大帝保佑了他,在北修故宮的同時,還開始史無前例地大修武當,弘揚道教。
順應天意 明成祖繼位讖語
明太祖建立明朝後,把他的24個兒子和一個從孫分封在全國各地為王,朱棣被封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由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後,鑒於北方諸王(眾位皇叔)的勢力太大,已成威脅,便接受大臣齊泰、黃子澄等人的建議,決定用「削藩」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據《明史‧五行志》記載,建文帝削藩之始,曾經有一個道士在京郊路上唱過這樣一首歌謠:「莫逐燕,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唱罷,不知去向。「燕」隱指燕王朱棣。「莫逐燕」, 隱指不要驅逐燕王朱棣,「逐燕日高飛」是指一旦驅逐燕王朱棣,燕子(燕王)就會向高處飛去,「高飛上帝畿」是指直飛上天子之地。
與此同時,也有兩首童謠在當時流傳:「煙煙,北風吹上天。」「團團旋,窠裡亂,北風來,吹便散。」(《二申野錄.卷一》)「煙」與燕王的「燕」諧音。「北風」與燕王封地北平的方位暗合。「團團旋,窠裡亂」,與建文帝即位後忙於以古制更定官制、更改宮門名稱相應。「北風來,吹便散」,是指北方強藩朱棣一來, 建文帝的皇朝被攻滅,這些一切都消散。
果然,建文帝準備削奪燕王朱棣的爵位,逼使燕王起兵,反而使得燕王有機會攻占京都,奪取帝位,史稱「靖難之變」。
讖語大多用隱語來表達,以應天機不可盡洩,能悟得到就悟得到,悟不到,事後人們當會明白,以示世間萬事皆由上天安排,人不可為所欲為,要順天而行。
而宋朝的《梅花詩》第四節中的第三句「飛來燕子尋常事」也預言了這一史實。此句是指雄踞燕京的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奪取帝位的歷史。燕王得天下,仔細想來也確為「尋常事」,在情理之中。
勵精圖治 任人以專
朱棣繼承了朱元璋勤奮、節儉、體恤百姓的長處,他還主張「用法當以寬」,「待人當以誠」,注意守成,勵精圖治,使明朝在永樂年間進入了繁榮輝煌時期。
《明實錄》記載,明成祖每天早晨四更起床,早餐後,要在早朝前把所有國事預先籌劃一遍。早朝之後,他批閱奏章往往要批閱到很晚。即使在他熟睡時,只要有緊急的奏報送來,內侍都要立刻把他叫醒,否則就要受罰。
宋晟四次出任涼州知州,前後二十多年,在涼州境內,有很高的威信。明成祖覺得宋晟是前朝舊臣,又有大將才幹,便專門委託他守衛邊防。凡是宋晟有請求,他均批准。
有一次,御使說宋晟獨斷專行。明成祖說:「任人不專,就不能成功,何況作為大將,總管一方邊界,又怎麼能事事都請示報告呢?」隨後便立即命令宋晟:「你怎麼方便,就怎麼做。」
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更是擴大了明朝在海外各國的影響。(維基百科)
鄭和下西洋更是擴大了明朝在海外各國的影響,用《明史》的話來說就是「示中國富強」,用明成祖的話來說就是「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
從 1405年(永樂三年)到1433年(宣德八年)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成為聞名世界的一件盛事。鄭和第一次航行,有船隻62艘,水手、船師、衛兵、工匠、 醫生、翻譯共2.7萬多人。最大的船長44丈,寬18丈,可以容納1千多人,是當時航行海上最大的船隻。船上有航海圖、羅盤,具有當時世界上先進的航海設備和技術。
鄭和遠航亞非各國,在政治、經濟和科學文化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鄭和下西洋後,亞洲許多國家都先後派遣使節與明朝貿易。
鄭和的七次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他到達非洲赤道以南東海岸的地方,比義大利人哥倫布和葡萄牙人達伽馬發現新航路要早半個世紀以上。
《永樂大典》問世
明朝在成祖年間達到全盛時期,同樣在文化領域為後世留下了令人稱道的輝煌: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永樂大典》的修成。
永樂元年,明成祖即位之初即下了一道命令,命解縉把天下書合編為《永樂大典》,以保存大量古代文化典籍。 解縉接了這個任務,馬上著手進行。根據原來藏在南京文淵閣之中,五代十國宋遼金元及明初,一共500多年來累積的「中祕藏書」,依據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理、陰陽、醫卜、僧道、技藝,合為一書,在永樂2年11月呈獻給明成祖。
明成祖並不完全滿意,想把天下散失的書全部找齊全,於是又加派姚廣孝與解縉同為監修,又命王景、湖儼等人負責,把全國最有學問的人都找來加入編輯群,再調國子監及外郡學生員擔任繕寫工作,總共動員了2千多人,不眠不休趕了3年,到永樂五年,終於大功告成,全書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 命名為《永樂大典》,《大英百科全書》稱之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明成祖編纂《永樂大典》,代表「盛世修書」的傳統,如宋代修 《太平御覽》、《太平廣記》、《冊府元龜》、《文苑英華》,清代乾隆時修《四庫全書》,是為一個時代「文治」之象徵。
南修武當 弘揚道教
明朝時期,從皇帝到平民對道家神仙的信仰非常普遍。明成祖朱棣就曾多次說過道教神靈之一的真武大帝多次顯現神跡保護過他。因此明成祖得帝位後,封「真武大帝」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在武當山大興土木,修建宮觀,以供奉真武大帝。
朱棣敕建的武當山道家建築群,大量的採用了藍色琉璃瓦。孔雀藍琉璃瓦,呈現非常漂亮的寶藍色澤,碧瓦重簷,雕梁畫棟,在清靜自然的群山中壯觀殊勝,別有一番韻味。明代人喜歡道,也可以從永樂大帝敕建如此規模巨大的道家建築看出來。
明成祖在位22年當中,其精明幹能是歷代帝王所罕見,在明代政治、軍事、文化、外交等方面都有不凡表現,可說是明代卓有建樹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