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Google模式的育才思考走入台灣教室
這是台灣教育需要被正向改變的地方,人生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也無法用一個分數、一張成績單與一張名片來衡量。有別於傳統我們認知「有標準答案」的人才,《How Google Works》這本書不斷提倡新一代的創新人才概念「智慧創做者」(Smart Creative)。這類型的人才懂得在不同領域探索核心與本質,從新的觀點看待既有的問題或解決方案,進而做出令廣大使用者滿意的產品與服務。
在台灣,我們的教育並不鼓勵孩子去探索,去冒險,我們更傾向於教導他們「標準答案」,並用測驗與考試的方式來學習,一次考試失敗就給予標籤,或者是同儕因為考試文化影響,彼此在分數惡性競爭,成為衝高分數的考試機器。這同時也造成了一種不健康教育文化現象,孩子會認為通過某種紙筆考試就高人一等的觀念,卻忘了台灣孩子最終要競爭的對象是來自世界各國的實戰人才。但在世界的競爭場域裡,不會問你考紙筆測驗的分數高低,而以作品、成效與成果的方式來比拚。
在台灣的某些教室,可能仍有許多才華洋溢的學生,因長久的習慣,潛意識仍等著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傳統教育的安全感,願意接受僵化的單向度的中央集權式教育方法,怕意見不同被老師當,或者華人打出頭鳥的集體文化,亦或沉溺於非此即彼的口舌論爭,或者之後陸續發生「排除異見、異己」的接近幫派化的霸凌惡質文化,而不是真正提出自己的見解、與同儕充分討論、用協作的方式去找出有創意的答案。
或者因為華人文化制度的關係,容易喜歡模仿、從眾,卻忘了「以身為競爭者為傲,但別追隨他們。一味聚焦競爭對手,永遠無法發展出任何真正創新的東西。」的創新人才培育原則。現在台灣教育文化與社會氛圍,也許不利於打造出屬於台灣教育的Google培育創新人才模式。
在這裡我想曾以博士生的身分創辦Google的Larry Page在此書的引言作為結束:「多年來我很驚訝地體認到,要讓團隊有超級雄心是難如登天的事,因為多數人並沒有被教育要擁抱這種如登月計畫的大膽思考(moonshot thinking),他們會傾向假設這一定做不到,而不會從真實物理世界出發,探索實際發生的可能性。正因為如此,Google 努力招募獨立思考的員工,並設立遠大目標。因為只要招募到適當的人才,勾勒夠大的夢想,通常就可以實現,而且就算失敗了,大概也能在過程中學到重要的東西……這本書會呈現更多重要的理念,我衷心希望你能汲取這些想法,做一些人們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