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823砲戰的省思

金門太武山上蔣中正題詞的「勿忘在莒」碑為金門的精神地標。(維基百科)
金門太武山上蔣中正題詞的「勿忘在莒」碑為金門的精神地標。(維基百科)

文/西如
今年是823砲戰57周年。遙望金門鵲山圓環的正中央,彷彿一顆巨大的砲彈樹立在那裡,有些驚心動魄;近看是823砲戰紀念碑,碑上刻有823砲戰的碑文,一字一句讀來,像易水壯士低吟著中華民國的雄壯、偉大、慷慨、昂揚。

823戰史館左側,展示當年殲敵主力F86軍刀機、155公厘加農砲,彷彿五十七年前的砲聲仍在耳畔轟隆巨響;右側停放海陸兩棲運輸車(LVT),用履帶在大地寫歷史,似乎琳瑯滿目、珠光淚影、金碧輝煌。

戰史館正門兩側刻著殉職587位官兵姓名,讓我熱血澎湃,在清風明月中低迴蕩漾。

回憶他們在民國47年的823下午6時30分,與金門對岸之廈門、大嶝、小嶝、蓮河等中共岸砲340門向我金門瘋狂濫射時,雖然歷經44日,發射47萬餘發砲彈,平均每一平方公里落彈3,100餘發,但我英勇國軍,信心堅定,屹立不搖,使金門蕞爾小島,贏得了國際間的囑目和讚揚。

823砲戰已歷經57個年頭了,如沒有當年國軍的英勇犧牲,就沒有今天台灣的富裕和繁榮。

57年後的今天,緬懷英烈千秋的官兵們與現在官兵作一比較,確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省思之處和引以為鑑的地方:

第一:823砲戰是我軍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幾次漢光演習,顯示現代官兵戰鬥意志必須加強。

第二:823光榮勝利,是士軍用忠誠換來的,他們用生命捍衛台灣,用決心構築長城;現在官兵之訓練仍待加強。

第三:以前帶兵以雄壯、威武、刻苦、耐勞為主,現在官兵對犧牲奮鬥、勇往直前之韌力,似嫌不足,從抗戰勝利70周年之閱兵中可窺視出來。◇

西如
民國14年生於湖南,湖南大學三年級肄業,嗣後因戰亂隨軍轉進台灣,並再進修至政戰學校反情報高級班畢業。曾任連、營長、輔導長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