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蘋果報導,土耳其總理達夫托葛魯18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與歐盟成員國領袖共商解決歐洲難民危機。協議包括土耳其每回收一名抵達希臘、但不符合難民資格的所有偷渡者,歐盟就會接收一名土國來自敍利亞的真正難民,並加快商討土國入歐盟議案,撥款資助土耳其。交換條件是,土國未來必須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阻止難民再從土耳其入境歐洲。
2016年到目前爲止,至少有14萬4千難民抵達希臘,他們中大部分是敍利亞,伊拉克和阿富汗人,現在仍然有4萬7千人滯留。
內戰起源 敘利亞的悲歌
受到6年前阿拉伯之春人民起義啟發,敘利亞人民2011年3月15日起而抗議總統阿塞德的政權,如今這場內戰已造成逾27萬人喪生和逾半數人口流離失所,國境許多地方成為廢墟,25萬名敘利亞兒童在戰亂中飽受傷害。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現在土耳其是接受敘利亞難民最多的國家,接受了200萬到250萬之間的敘利亞難民。同樣,那些逃離敘利亞的難民也生活中極端的貧困環境中,而且也讓接受國家與當地民眾關係緊張。(相關報導:敘難民冒死脫離戰火煉獄 僅靠一根繩互助過河)

據有關專家初步估計,敘利亞的戰爭讓該國經濟至少倒退30年,自從敘利亞戰爭開始,敘利亞出口下降90%,當地建築、教育和醫療系統等基礎設施瓦解。非政府組織表示,83%的供電系統失靈,敘利亞經常是處於黑暗中。
為了讓讀者了解這場人類史上的慘痛戰爭,據蘋果報導,美聯社整理敘利亞內戰的重大發展時刻及其所付出的慘痛代價。
如今,一面是西方國家砸下百億巨資,為敘利亞提供人道救援,一面是日內瓦的敘利亞政府與反政府組織,在聯合國斡旋下重啟會談。
上月22日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下,敘利亞交戰各方5年來首次達成短暫停火協議,雖然停火期間俄羅斯突然打破協議,對敘利亞再次開始發動空襲,但效果已如歐巴馬所說,「導致暴力情況銳減」,促成內戰各方願意走上談判桌。
簡單來說,各方談論已久仍一直無解的議題就是「阿塞德去留」。據中央社報導,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力圖摧毀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IS)激進分子,且希望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下台。但俄羅斯和伊朗則支持阿塞德政府。
3月14日俄國總統普亭突然下令從敘利亞局部撤軍,希望此舉有助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抗軍同日開始的日內瓦和平會談,各界分析此舉也顯示,原受西方國家抵制的阿塞德政權已穩。(相關報導:普京為什麼突然此時從敘利亞撤軍?)
日內瓦會議計劃持續6個月,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將分別坐在不同房間,分別與聯合國官員對話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