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初中和高中的時候,在所有學科中,語文和化學是最好的,尤其化學。
我為什麼喜歡化學?我覺得化學最有意思在於:其能變化。比如酸和堿在一起,就變成了鹽和水。兩種單質在一定條件下就會生成一種新的化合物。如:氫氣和氧氣結合就能生成水……各類化學反應。從微觀上看就是電子得失或者共用電子對偏移,而產生了新的物質。
其實如果從中國古老的五行學說來看化學反應,也只不過是兩種不同的物質相生相剋的變化而已。任何物質能夠在表面形成形體,那其內部微粒之間肯定會被一種力量約束著,從而能讓粒子之間緊密,並形成有形的物體。然而只有外在的力(能量)還不夠,如果外力大,那粒子結構就會被破壞,所以還得有內在的力,和外力保持一定的平衡。當這種平衡,被第三種力打破其均衡度,那不同粒子之間又趨於平衡,那就出現新的物質。這一切其實都是被高層生命所限定的。
今日就借著寫波義耳的經歷,了卻我和化學的情結吧。在敘述其人生經歷和主要成就的同時,也談談化學這門學科出現過程中的一些個人認識。
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1627—1691),出生於愛爾蘭的里茲莫城,英國化學家。因在1661年寫了一本叫做《懷疑派化學家The Skeptical Chemist》,被後來的化學史家稱作近代化學的開端。
那個時期有弗朗科學思想家西斯•培根、牛頓、伽利略(義大利)、開普勒(德國)、笛卡爾(法國)。其實這反映出一個關鍵問題:很多的科學成果在一個時期各個方面都有人把其拿出來了。不管是宇宙中的正和負的哪一種安排,在此時科學這個概念在社會逐步的確立,人們越來越關注於用肉眼或者借助儀器能看到的,人們越來越所謂的現實化。
波義耳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8歲時,父親將他送到倫敦郊區為貴族子弟辦的寄宿學校——伊頓公學。後來他來到瑞士的日內瓦,在那裡受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特別是新教的教義。
說到這裡,咱就可以看出近代科學出現的背景:人們對古老宗教的信仰出現了危機,轉而把人生的歸宿落于新教與現實的生活發展中。
其實就拿(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來說,其實所謂的科學認識,的確都是非常膚淺的。然而對於古老的宗教而言,人們只有按照佛道神的話真正的去做,並在實踐中真正的做好,才能真正的看到事物的真相。而那些只研究理論根本不「實修」的人,根本看不見。
那麼這樣一來由於後來世人表現和當初佛道神的教導出現認知和行為上的斷層,這樣佛道神的教導越來越被人們理解成神話和說教,後世人們也就越來越不相信佛道神所講的。而且當被一些不好的生命控制下利用的人,在人間不同學科或者方面上有一些所謂的造就或者成果,而且這樣的人出現很多的時候,也讓一般不明就裡的人更加看重這條實證研究的路和方向。
而且當科學成為更多人們的共識之後,反過來也會影響那些對佛道神人們的正信,加之後來出現的各種其它新教的信仰,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究其原因是人們不能真正的按照當初佛道神的話語做而造成的一系列惡果。
因波義耳在三歲時母親去世,他缺乏母親的照顧身體經常多病,在一次看醫生的時候,差點因用錯藥而喪命。後來他自修醫學,並經常做實驗,進而對化學實驗產生興趣。並保持了終生進行化學實驗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