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義耳在科學研究上的興趣是多方面的,他曾研究過氣體物理學、氣象學、熱學、光學、電磁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化學、工藝、物質結構理論以及哲學、神學。其中成就突出的主要是化學。
在他的著作《關於空氣彈性及其物理力學的新實驗》中,他明確地提出:「空氣的壓強和它的體積成反比」。法國物理學家馬略特在此後15年也根據實驗獨立地提出這一發現。所以後人把關於氣體體積隨壓強而改變的這一規律稱作「義耳─馬略特律」。這一定律用當今較精確的科學語言應表達為:一定品質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它的壓強和體積成反比。
波義耳女友去世後,他因為懷念女友而把女友最喜歡的紫羅蘭帶在身邊,因為緊張的實驗而誤將濃鹽酸濺到了紫羅蘭上,結果發現即便是以清水沖洗紫羅蘭,紫羅蘭還是變成了紅色。受此啟發他最終發明石蕊試紙。類似的情形讓他發明制取黑墨水的方法。
後來在製取磷元素方面取得了進展,並發現硝酸沉澱遇空氣變黑,為照相術的實現做了鋪墊。
波義耳所以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正如他所說:「人之所以能效力於世界,莫過於勤在實驗上下功夫。」
我個人覺得雖然波義耳在近代化學史上有著先驅者的地位,但畢竟是科學這一系統中所產生出來的。當人們又重新恢復真正的對物質世界的正見的狀態時,這段歷史自會被重新評說。不管怎樣,這是一段生命所走過的路程,也是對現代社會影響很大的一段歷史。雖然有大的局限性,但也是屬於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對此只要我們保持:近代科學的普及是讓人們走入局限框框的認識方法,並會給人類帶來很多的危害;而且目前所有的各個學科的研究方法(或者叫:科學研究法)絕不是宇宙中唯一研究人類、宇宙萬物的方法。還有著別的方法可以更好更沒有負效應的研究生命與宇宙。東方所擁有的古老而神秘的文化似乎能為人們研究生命和宇宙提供新的途徑。
在我寫這個《名人輪迴》系列的時候,一位元遠地的姐夫托姐姐問我他前生的經歷,我就脫口而出:波義耳。我與這位姊夫有多世的因緣。而這一世,他在化學方面並未展現出特殊的造就,也沒有強烈的喜好。我告訴他:轉生的喜好一般這麼安排:從前某一方面太輝煌、太喜歡了,這輩子就一點也不喜歡;另一方面就是從前某些方面做得不夠理想,這輩子就「再續前緣」。對於他,則有另一個因素,不希望受科學的太多限制,因此這輩子才在化學上沒給他顯露出太多。
※本【輪迴故事】系列每週三、五發表,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