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推背圖預言

推背圖預言中國今明年大事(14)君王聖人

《推背圖》最核心的一象:天子與聖人,正面相看。(網路圖片)
《推背圖》最核心的一象:天子與聖人,正面相看。(網路圖片)
⊙劉香蓮
接上文
(九)《推背圖》中的習近平與聖人

在本系列文章的開始,我們就展現過這一象,這也是當前被熱傳的一象,當前的片面解析,只對了一半。「雙羽」是指習近平的「習」字不假,而「四足」在這裡卻不是指馬英九的「馬」。
《推背圖》最核心的一象:天子與聖人,正面相看。(網絡圖片)《推背圖》最核心的一象:天子與聖人,正面相看。(網絡圖片)

1. 為甚麼這一象沒有馬英九,不是習馬會?

有人把「四足」解釋為馬英九,局部似乎可以,但在全篇就不通了。《推背圖》金批本第40象集中預言了台灣的「運祚」,那裡有馬英九,而這一象集中預言當代的中共,插進來馬英九,顯然不合適。

假如真是「習馬會」,和詩中「百靈來朝,雙羽四足」呼應,應該是馬英九到大陸北京,到朝廷裡來朝見習近平才對。可是習馬會是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進行的,顯然解釋不通了。

解析《推背圖》不能斷章取義,那樣就會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假如看到「四足」,想到「馬有四足」,就解釋為馬英九的「馬」字,那麼為甚麼不解釋為當今副總理馬凱的「馬」字呢?馬凱還是在朝中見習總呢,比馬英九在新加坡會見習總更符合本象的語境呢——既然不能這麼斷章取義地解釋為馬凱的「馬」,就更不能只抓一點地解釋為馬英九的「馬」。

那麼「四足」到底喻指誰呢?

前面說過:《推背圖》行文嚴整,圖、讖、頌、卦「四位一體」,緊緊圍繞一個主題展開,我們通篇考量,全局解析,就不難發現真機所在:本象的核心是聖人,所以圖、讖、頌、卦,必然圍繞聖人展開。

2. 本象讖(音:襯)詩:時代背景,襯托聖人

「日月麗天」:有人解釋為胡錦濤和溫家寶,胡帶月,溫帶日——但是繁體字的溫,不含日,所以不是胡溫。

習近平之前,胡錦濤身為元首卻無實權,退而不休的江澤民在幕後掌握大權,所以,「月」是喻指胡錦濤一派的正能量,但是弱;「日」是指江澤民一派黨羽,曾慶紅的「曾」字、李長春的「春」字,都含日,高層「日」派人多權重,壓倒「月」派。

「麗」有附著、爭麗之意。「日月麗天」,指日、月兩派在天朝爭麗鬥權。

「群陰懾服 百靈來朝」:江派勢力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搞陰謀之人懾服於江澤民,跟著他腐敗治國,投身江黨,魚肉百姓。日派的首領江澤民,就是西方文化預言的撒旦在人間的有形的表現形式,「百靈來朝」的一層意思,是指所有陰靈都懾服於撒旦江氏。

「百靈來朝 雙羽四足」: 雙羽指習近平,當今中共政權的領袖;四足,指薄熙來的「熙」字,四點底如四足。「來朝」的「來」字,也有一層意思指薄熙來之名。

可能有人會質疑了:「來朝」的「來」,是到來的意思,是動詞、動作,怎麼能拐彎解釋為人名呢?

其實,這是對《推背圖》缺乏整體了解所致。《推背圖》裡用動詞、動作喻指人名的謎語很多,比如現在公認的解析中就有:第46象的「一口東來氣太驕」, 其中「來」也是動詞,那裡喻指周恩來的「來」字(東喻指毛澤東);第35象「洪水滔天苗不秀」的「秀」又是動詞,是穀物抽穗揚花的意思,但這裡喻指洪秀全名字的「秀」字;第26象的「時無夜,年無米,花不花,賊四起」的「不」字,還是動詞,和「無」字一致,可是這裡喻指人名樸不花。

既然有這樣的慣例,那麼「來朝」的「來」字,喻指薄熙來之名,就並不突兀了。特別是,「百靈來朝」還有一層意思:熙熙攘攘而來——成語「熙來攘往」——即「熙來」,還是指薄熙來。

薄熙來是江澤民一派的接班人,心狠手辣,薄熙來親自安排一場政變,要置習近平於死地而後篡位上台,瘋狂之中和爪牙王立軍反目,王立軍為保命,出逃美國領事館,揭露真相尋求庇護,國際嘩然,江黨陰謀破產⋯⋯

有人可能會質疑:「搞錯了沒有?薄熙來這樣的失敗者怎麼可能上《推背圖》?」

其實,《推背圖》上的人物可不都是正面的,它預言的是重大歷史事件,很多是由負面人物作陪襯的。

本象讖詩結構非常巧妙。薄熙來被提拔進入中央是2004年,而習近平進中央在2007年,所以在讖詩中,「百靈來朝」,薄熙來的名字出現在先。但是,薄熙來作惡多端,被剷除了,所以「雙羽」壓「四足」,習近平的名字又壓在了薄熙來之上。

雖然薄熙來被剷除,但是中共高層還有江澤民的代言人,還在繼續和習近平爭權。

這四句讖(音襯),襯托出了聖人受難的時代背景。本象展現的歷史階段,是陪襯聖人的。

其它解析,解讀不出連貫的內容,無法共同烘托一個主題,而難成正解。

3. 畫謎:直面聖人

自古聖人非帝王。古代再英明的帝王天子,像唐太宗,也沒被稱為聖人,只是譽為聖君,聖明的君主。

有史以來,被後世稱為聖人的,都是傳法講道的,西方的耶穌、東方的老子、釋迦牟尼,都是沒有權力的,孔子在當官的時候,也沒人把他稱為聖人,孔子辭官,一心講學,是後人把孔子譽為聖人。

從這個角度看,君主習近平不是圖中的聖人。但是,做好了可以成為一代聖君,關鍵是能否順應天意,造福眾生。

其實,圖中的背弓之人,最表面是一個字謎:一人弓,是「夷」字,和詩中的「四夷重譯稱天子」的「夷」字呼應,指中國以外的其它國家,所以畫中背弓之人為夷,代表世界其它國家的人。同時,還有一層喻意,「弓」是武器,代表武力,此人又喻指身負中國大權的人,當朝實權君主。

圖中端坐之人,顯然是聖人。也就是說:全世界其它國家和民族的人,到了該正面看待聖人(精神領袖)的時候,因為聖人也是他們千年期盼的;進一步的含義:中國的實權天子,也到了應該正面看待聖人(精神領域的天子——精神領袖)的時候;再深一層的含義:天子是天下人的代表,天子代表的天下每個人,人人都到了該正面看待聖人(精神領袖)的時候了。

4. 本象頌詩:聖人終能走出厄運。

「而今中國有聖人」: 當今中國出了聖人——《推背圖》的核心天機,人類千年期盼的聖人出現了。

本句指明頌詩的主體是聖人,而不是國家。

「雖非豪傑也周成」:指聖人不是豪傑、不是強勢人物,要經過周折、波折,周行磨難,才能成功。

周:周折,波折,從全篇來看,這裡指「否極泰來」的「否」運階段,費盡周折。

「四夷重譯稱天子」:「天子」,這裡指精神領袖,聖人從來都是精神領袖。「重譯」,從甲語言翻譯為乙語言,再由乙語言翻譯為丙語言,稱為重譯。指聖人的教化世人的書籍,翻譯成多種語言,有的是重譯而成的(法輪功主要著作《轉法輪》現在已經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其中阿拉伯文版是從英譯本再譯過去的——「重譯」,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先生在世界上被譽為精神領袖)。

中國當今內憂外患,中共在國際上被視為紅色法西斯、撒旦,不可能被世界當天子稱頌,只有像《推背圖》中說的「順天休命」,休掉中共的命,再立新朝,中華才能「雷天大壯」,光耀天際。

「否極泰來九國春」:「否極泰來」強調了聖人當前在經歷磨難,但是終能走出劫數,那時中國一片春色生機,將要迎來盛世了。

5. 本卦運勢:初凶後吉

本象的「未濟」卦,是初凶後吉之象,起初陰陽不得正位,運程差,需耐心突破難關,終可成功。這和頌詩中「否極泰來九國春」是對應的,還是強調本象的主角聖人,在這個歷史階段經受磨難,但終能化凶為吉,為世人敬仰。

《推背圖》這一象的歷史階段,從2002年「日月麗天」,經過2013年「雙羽四足」,到當今習近平掌權,聖人一直是處於否運,這顯然不是習近平的運勢,這也印證了聖人不是指當今君主,而是本象圖中端坐的、沒有武力、沒有權力的人。

6. 聖者的磨難,在其它預言的展現:

(1)《馬前課》對聖人的展現

《馬前課》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三大預言之一,傳為三國時諸葛亮所作,比《推背圖》要早四百多年。它是清朝嘉慶年間,86歲的僧人守元傳出來的。這部預言按時間順序排列了十四課,每一課以四言讖詩的風格,簡潔明瞭地預言了一個大的歷史時代,從三國後期貫穿至今、直達未來,到目前為止,也是100%準確應驗了。

《馬前課》第十一課預言的是「中共乍興——雞年(2005年)始衰」[1],到第十二課預言聖人,正對應當代,預示聖人的時代背景:聖人遭難。

第十二課
拯患救難 是唯聖人
陽復而治 晦極生明
大意是聖人是來拯救危難的,但是聖人也要歷盡磨難坎坷,晦氣到極點,就要看到光明了,最終會光耀人間了。

(2)《諸世紀》對聖人的展現

《紀二第27首(25章註解本第5章第7首)》
聖言遭受從天而降的打壓
步履維艱
秘密與真相被封閉
他們還會繼續前進

《紀三第49首(25章註解本第9章第24首)》
歷五百多年世人方注意
他的存在是那個時代的榮譽
偉大的啟示在瞬間產生
同世紀的人得到巨大滿足

「歷五百多年」:五百多年後人們才醒悟?這是謎語——應以《諸世紀》作者諾查丹瑪斯出生的公元1503年算起,過五百年左右是2003年前後——正是中國古代各大預言中聖人出現的階段。

7. 天道展現:直面聖人

《推背圖》中最核心的一象:聖人的劫難與解難,我們上面的解析,不但在本象完整連貫,也是承上啟下的。

本象是前面講過的金批本第41象「九九大錯」的延續。「九九大錯」一象,預言以1989年「六四」大屠殺血案為背景,展現了1999年開始的對傳法聖人的恐怖迫害。到這一象,是迫害的延續,否極見泰,展現了聖人必將衝破厄運,開創「否極泰來九國春」的好局面。

本象的畫謎:「聖人在世,直面聖人」,進一步的含義是:應該正面看待聖人、直面聖人。這是聖人度過劫難的開始,也是江黨造下的、壓在中華大地的滅佛大罪得以消解的開始。那時中國才會有根本性的起色,才能迎來中華久違的盛世,那也是「中國夢」的期待——《推背圖》59象,對此做了充分的、無可置疑的展現。

[1]《馬前課》第十一課:「四門乍辟,突如其來。晨雞一聲,其道大衰。」
大意是:指二戰後國門剛開放,中共異軍突起,奪得天下。但到了2005年(雞年),中共開始大衰——因為2005年開始了退黨大潮。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