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藝海漫遊

為什麼古人稱代人作文章為「捉刀」?原來跟曹操有關

為甚麼古人把替別人作文章稱為「捉刀」呢?(Getty Images)
為甚麼古人把替別人作文章稱為「捉刀」呢?(Getty Images)

文/心語
在古書典籍中有時我們會看到,文筆極佳的人代人寫文章,就被稱為代人「捉刀」。如清朝徐述夔《八洞天.補南陔》:「弱筆豈堪捉刀,還須先生自作。」另清朝俞樾《春在堂隨筆.卷十》:「于歸後,為其婿捉刀。作試帖詩甚工。女子能詩者多,能為試帖者頗少。」

但是,為甚麼古人把替別人作文章稱為「捉刀」呢?

「捉刀」一詞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原來,這個典故發生於三國時代。

魏武帝曹操畫像。(公有領域)魏武帝曹操畫像。(公有領域)

當時魏國在曹操率領之下,統一北方,聲威遠播,因而一些少數族群接連來歸附。有一天,匈奴特派使者來謁見曹操。

曹操自認為形貌矮短,身材不夠雄壯高大,將無法讓遠來的匈奴使者信服。於是,曹操便命崔琰代替自己來接見匈奴使者。崔琰長的聲姿高暢、眉目疏朗,再加上鬚長四尺,正中端坐,接受來使參拜,顯的很有威望。曹操則手握鋼刀扮成侍衛,站立在崔琰的榻床旁。

曹操手握鋼刀扮成侍衛,站立在崔琰的榻床旁。(Fotolia)曹操手握鋼刀扮成侍衛,站立在崔琰的榻床旁。(Fotolia)

匈奴使者拜見後離去,曹操立即遣人向使者探詢說︰「你覺的魏王如何?」使者回答說︰「魏王儀表出眾,不過,那個榻旁捉刀人的氣度非凡,我看才是個真英雄啊!」

「捉刀」原是執刀護衛之意,此後才被人們引申為替別人作文章或代人做事。

責任編輯:李世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