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近年積極發展綠能政策,自104年起陸續推動公有房舍屋頂設置太陽光電系統,隔年與經濟部工業局結合,於桃園境內8處工業區服務中心辦理媒合活動,並將封閉復育20餘年之水尾及內厝掩埋場結合太陽光電轉型為環保復育公園,既活化土地又善用綠能,今年又再次突破將太陽光電搭配桃園地景特色「埤塘」,發展具本市在地特色且為全台第一口光電埤塘。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目前桃園約有2,851口埤塘,為全台埤塘最多的城市,早期桃園區域內沒有明顯或流量穩定之河川流過,為了生活及農業灌溉所需,大量開闢埤塘這類儲水設施,最盛時期多達一萬餘口,隨著石門水庫完工、桃園、石門大圳開鑿,取代埤塘作為供給灌溉水源後,多數的埤塘已喪失原有的灌溉功能,慢慢改做其他用途。
鄭文燦表示,為了打造台灣未來永續發展的基礎,也讓每座城市透過基礎建設提高競爭力,桃園發展「光電埤塘計畫」,預計3年內到達600百萬瓦(MW)的目標,用綠能減輕城市對環境的負擔,落實國家能源轉型。
光電埤塘受到中央單位高度重視,列為今年3月23日行政院所公布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一,蔡英文總統也於3月28日親自至現場視察,作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第一站,視察過程表示對於此計畫之期許,期望透過光電埤塘的設置,讓桃園成為綠能發展的領頭羊。
環保局長沈志修表示,全台第一口光電埤塘位於桃園農業博覽會展區內,設置於北湖國小旁12-14號池,本次12-14號池光電系統分二期建置,第一期已完工之設置容量481.44kWp,年發電量約60萬度,可供應約170戶家庭年用電量,未來配合相關法規修訂後,將再進行第二期規劃設置,預計設置容量可達2,000kWp。
沈志修說,光電埤塘水面型太陽光電系統,可有效利用埤塘、蓄水池、水庫等水面閒置空間,並可減少池水蒸發,抑制藻類及水草異常生長(優養化)情形,且由於水面的冷卻效應,發電量可較屋頂型、地上型等其他系統高出10~15%,效益良多,今希望藉由全台第一口光電埤塘示範設置,帶動桃園其他埤塘共同響應,引領桃園往低碳綠色城市願景邁進。
【備註】峰瓩(kWp):指設置容量計算單位,為裝設之太陽電池模板於標準狀況(模板溫度攝氏25。C,大氣光程AM 1.5,1,000 W/㎡太陽日照強度)下最大發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