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是是指一年中有「三個伏」,即三伏天是最熱之時,盡量減少外出,並做好防暑措施。
秦漢時期最盛行「三伏」。所謂「伏」,是表示陰氣被陽氣所迫而藏於地下之意。伏天的計算是從夏至開始,依干支紀日之排列,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為末伏(終伏),合計三個十天伏天。
依據天干十個字,從甲至庚,即第七天干,也就是每十天重複一次,三伏天共計三十天。
但是,每年伏天起迄時間都不盡相同,大致推算都在七月至八月中旬。一般人可參考農民曆標示的干支日來計算,凡是天干為「庚」者即是「庚」日,而地支的紀日可不納入此項計算之內。
當時流行「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認為夏天屬火,而庚為金,金怕火燒熔,所以火克金,因而每逢庚日,金必伏藏,於是創造了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伏。惟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五個庚日時,中伏與末伏便延長十天,成為二十天了。
此外,農民曆又有「夏九九」、「冬九九」,每個九九共八十天。三九、與四九最熱,冬九九則越後越冷。因此,中國大陸常流行之「九九歌」,便是敘述其冷熱氣候時的感受。詩云:
秦漢盛行三伏天,
陰陽相剋有時延;
每逢夏至立秋際,
冷熱無常九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