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台灣108課綱」所帶來種種變革皆非常重大,許多文章都有論述,但在這新制度的背後,筆者想要討論的是台灣課程改革需要從「觀念文化改革」開始的老問題,為什麼說是老問題?因為這個現象很多人提過,但一直無法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便是將孩子訓練成考試機器現象的背後根本性原因--「考試主義」的觀念文化。
台灣仍有華人社會根深柢固的「考試主義」的觀念文化問題,期盼紙筆考試帶來的形式上公平的機會,但未深思考試主義所帶來的教育制度,可能只達到形式上的「分配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的假象,因為考試主義所帶來的選才制度雖然有強烈的平均主義(egalitarianism),但卻不能實踐真正的「平等」(equality),過度重視考試主義的教育制度,甚至可能會對國家的國力產生損傷,讓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向後退,而考試主義的文化與科舉制度有深刻的關係,因過往的科舉文化影響,讓社會中下階層的父母及子女多認為升學考試是翻身的唯一管道,而中上階層的父母及子女,也認為唯有單向通過升學考試考上明星學校,才能鞏固自己原有的社經地位。
而這樣的觀念結合考試主義,穿越千年直接影響到台灣社會大眾與家長的價值觀,這種對子女的期待從「古代考取狀元」到現代,便是轉化為子女升學時,便是透過變成考試機器去考高分,去進入台灣社會價值觀所普遍認同的明星高中、明星大學。當台灣社會上普遍存在這樣的價值與期待時,不但讓孩子「延遲探索自己」,「從不認識自己」問題一直產生,也會讓原先的課程改革所追求的理想受到現實的打擊,故筆者一直認為台灣要如何正向改變「考試主義」的觀念文化,似乎是課程改革成功與否的最大關鍵,換句話說,要加速台灣108課綱改革的成功,真的是需要從「觀念文化改革」開始,但這也是最難的一部分。
最後,筆者希望的是台灣社會大眾放下考試主義,一起進行觀念文化改革,更能讓108課綱改革的成功,更早一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