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客家清明祭祖 凝聚家族傳承文化

公廳廣場大門門柱對聯「先代貽謀由德澤,後人繼述在書香」。(葉曾孟提供)
公廳廣場大門門柱對聯「先代貽謀由德澤,後人繼述在書香」。(葉曾孟提供)

文/記者孟憲騰
客家是台灣的重要族群,具有濃厚的家族觀念與不忘本的特性。每年清明祭祖的時節,客家人總是依例回鄉祭祖,祖墳旁子孫群聚;公塔前人山人海,親族在祭祖中緬懷祖先德澤,也在祭祖時傳承客家文化。

葉家八千人祭祖 五美三寶聚宗親

台灣的客家掃墓展現了許多的文化特色。近年來,桃園市新屋區的葉五美公祠,都聚集了八千名家族成員同時祭祖,不但體現了慎終追遠的精神,更展現了家族凝聚力,是台灣每年清明節的重要風景。

清明節這天,葉家子孫從台灣各地趕回公祠,也從巴西、美國、紐西蘭、大陸等地陸續回台,把葉五美公祠擠得水泄不通。為了宗親順利完成祭祀,宗親會還要以廣播的方式進行指揮以利活動順利進行。

什麼因素讓葉家能維持如此團結的凝聚力?桃園海客協會理事長葉曾孟表示,葉家的凝聚力來自於葉家的「五美三寶」,所謂的五美三寶就是公廳、公祖與定輩行詩。葉家的子孫在世時同拜公廳不分香,百年後同入公塔不分離,加上子孫以定輩行詩命名增加宗親間的認同感,讓家族凝聚力歷經287年依然十分牢固。

大牛欄旱地耕作 觀音藻礁捕魚生活

葉家始祖源自春秋時代,祖先因受楚昭王封地於葉,故稱葉公,後來輾轉搬遷福建、廣東。1735年107世祖先春日公帶著兒子特鳳公渡過黑水溝由嘉義上岸,經過三年的跋涉,最後才落腳於新屋的大牛欄。祖先落腳時桃園台地並無灌溉系統,所以只能在旱地上種植地瓜、雜糧勉強維生,還好附近有觀音藻礁提供其他食物來源。

觀音藻礁的潮間帶擁有豐富的海產讓葉家祖先能過著半耕半漁的生活。葉曾孟表示,他的祖先以牽罟與在潮間帶堆砌石滬的方式捕魚蝦,讓艱苦的農耕生活有豐富的蛋白質來源,這樣半農半漁的生活哺育了葉家的子孫。

特鳳公後來傳下大榮、大華、大富、大貴、大春等五房,榮華富貴春為人生的五大美事,所以稱為葉家五美。從春日公至今,葉家在台灣已由2人繁衍至約12,000人。
公廳 公塔 定輩行詩 五美三寶聚家族

雖然春日公與特鳳公父子獨自離開家族遷徙台灣,但依然秉持著「忠孝傳家、晴耕雨讀」的祖訓。拓荒穩定後便開始蓋公廳,最早的公廳是土角厝,歷經改建才有今日的格局。葉曾孟說,公廳雖然屢經改建,但是供桌下的夯土仍然是當年土角厝的黃土,保留這些泥土是希望子孫都能承傳祖訓,「腳踏實地、不忘本。」

公廳是家族宗親的百年歸宿,五美人陽世時同甘共苦,死後也共祀公廳不分離,公廳每年會有十次祭典,北台灣的子孫都會回來祭拜。這樣的活動不但增加家族凝聚力,也讓子孫在公廳內感受先人德澤繼志述事。

公廳廣場大門門柱對聯「先代貽謀由德澤,後人繼述在書香」是希望子孫勿忘祖先德澤努力向學;入口的「南陽堂」記載著家族淵源。公廳內有葉家祖先遷徙的歷史和家族精神,讓宗親重溫祖宗的生命歷程。柱子上也記載著前輩的期許「陽世第耀文章,粵家風崇節儉」是希望子弟節儉勤學;「讓三分天空地闊,留一點子種孫耕」,則希望後代能寬容忠厚。這些在公廳上的先人智慧就是要讓子孫勿忘祖訓光耀門楣。

公塔是五美三寶之二,葉家設置五層樓的公塔,讓子孫百年後骨灰可進塔供俸,除了特鳳公夫人墓地為鯉魚穴風水寶地能藏風納氣,與少數祖先外,其他先人一律進塔供俸。每年由五大房輪值負責祭祀活動,所以能吸引數千人同時來塔祭祀,形成清明奇景。以往,公塔只供奉男丁及媳婦,因應社會變遷未婚及失婚的女性增多,葉家也將設姑婆塔讓她們有所歸屬。

定輩行詩是五美三寶之三,所謂的定輩行詩是指男丁出生時,姓名第二個字必須依詩命名,宗親間一問姓名就知道輩份高低,彼此間可以相待以禮,更可增加凝聚力。而,定輩行詩也代表著祖先對後代的期許,希望能將這些祖訓世代承傳,延續家族傳統。

「秦朝道一啟天春,特大高廣旭明輪,斯同欲識同宗德,自此能如共本分。」為葉家的定輩行詩前四句。葉家五美的定輩行詩為八句七言詩,共計56個字。意思是在春天的太平盛世,葉家子孫必須同心同德恪守本分,立志向學迎向光明。

每年清明葉五美的共同祭祖,不但是家族的祭祖活動,更是重要的家族文化傳承活動,在活動期間後代彼此更加團結,也更能體會家族「忠孝傳承、晴耕雨讀」的優良傳統。

張六和祭祖 緬懷祖先感念恩人

每年農曆的2月2日是新竹縣湖口鄉張六和家族掃墓的日子,這天全台的2,000多名宗親會趕回祖塔祭拜。張六和家族的宗長張福普表示,家族每年都會有新年團拜與春、秋兩季的祭祖活動。

張六和家族每年農曆大年初一進行新年團拜,宗親會回到老家清河堂。張福普表示,團拜時宗親都會行三獻禮虔誠祭拜,並由宗長恭讀祖訓,讓宗親重溫祖先希望後代「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夫婦相和,兄弟和氣」的期許,這項活動是家族文化傳承,也是對祖先的感恩。

清乾隆五年,張家開台始祖張亦標由廣東渡台,由於當時中南部平原已被開墾,所以只能到桃竹苗丘陵謀生。祖先辛勤工作,家族成員敲盆起床、吃飯、上工開墾出400多甲的土地。為了團結家族力量,張家延續了127年不分家,才有今日的家業。祖訓更規定宗親共祀不可另立祖牌,所以能凝聚家族團結,每年祭祖時約有1,100副牲禮,參加者更高達2,000人以上。

祭祖不忘本 拜恩人不忘恩

張家祭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祭拜祖先也感念恩人德澤。張福普說,清朝對台實施禁令不許女眷來台,所以來台祖張亦標到42歲才結婚,55歲得子,然而兒子張應仕幼年身體多病,於是夫妻向所有神明祈求,並向一同來台、失去音訊吳汝質、吳汝亮兄弟祈禱。後來,張應仕竟因此平安享高壽。

為了報恩,張家子孫將吳氏兄弟同時祀俸在公廳。然而,傳統上家族公廳不能祭拜異姓之人,為了解決難題,宗親想出了一個變通的方法,吳氏兄弟的牌子放置在祖牌夾層內同時祭拜,以完成先祖對友人報恩的承諾。

張家宗親相當注重祭祖活動,就算再遠也會趕回來,就算基督教徒也會準備鮮花素果回來追思。而宗親會也在祖塔兩側刻上祖訓,讓子孫繼承志業,並刻上24孝圖希望子孫能繼承倫理道德的傳統文化。

張福普表示,自己擔任家族宗長時僅44歲,為了繼續凝聚家族,將孝道倫理發揚光大,所以堅持擴建公廳和祖塔。他在一年內以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工程。這樣的成績獲得族人的推崇與鄉長的信任,也因此當上鄉長機要秘書,最後更擔任行政院政務顧問。

他認為,自己身為客家子弟,能發揮客家刻苦踏實的精神才有如此的際遇。他期望客家勤奮重孝道的倫理能在社會繼續承傳,也希望子孫能勤說客語,繼續發揚祖先的光榮。
甘氏宗親清明掃墓 山歌茶席憶往昔

有別於其他家族,桃園市龍潭區的甘氏宗親每年清明掃墓後,即以擺茶席和唱山歌的方式來承傳文化。這樣的方式不但讓子孫慎終追遠,更讓他們了解祖先過去的生活方式與客家文化。

甘家自古以茶維生,所以對茶有一份深厚的情感,種採、採茶、製茶與泡茶就是甘家傳統的生活方式。甘氏宗親會理事長甘興源表示,種茶是一種傳統的生活方式,也養活了甘家一家人,家族中的人對茶都有深厚的情感。所以在祭祖活動完成後宗親會擺出茶席讓宗親品茗敘舊。

「桃花開來,菊花那裡黃,阿哥想妹,身上兩三項….」客家人採茶時會唱山歌,在茶席間長輩也會即興演唱山歌「桃花開」。客家山歌是客家重要的文化資產,長輩常常即興創作如對話般,隨口哼唱,有時也會唱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歌謠。

甘興源表示,祭祖、茶席和唱山歌都是客家的傳統,結合這三項活動不但能讓長輩憶往敘舊,也能讓年輕人了解客家文化,傳承客家文化。

客家掛紙掃墓 源自唐高祖

客家人祭祖分為春、秋兩祭,農曆1至3月為春祭,多為掃墓與拜塔,而,8月秋祭則在公廳祭祀。不同於閩南人在清明節掃墓活動,客家人從農曆正月16日到清明節都可進行掃墓、拜祖塔活動。據傳這是因為,客家人必須遠赴他鄉謀生,所以元宵節後掃墓免去舟車往返,體現了客家刻苦、踏實的精神。

客家稱掃墓為「掛紙」。相傳,唐高祖李淵離家多年未回故鄉,等到被封為唐公回鄉時,母親已去世。他在南山亂葬崗中遍尋不到母親的墳墓,只好撕紙錢隨風飄散並默念祝禱,祈求母親指引。

不久,黃紙落在一座土墳上,他因此尋獲母墳,於是後世產生「掛紙」的習俗。現在,客家人掃墓時會將黃紙壓在墳頭,表示子孫已祭拜過祖墳。掃墓時,在打掃祭拜後,還要鳴炮禮成,並將雞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新陳代謝「脫殼」,離開前,也會分紅龜粿和艾草粿給當地的小孩吃。

除了祖墳,20 世紀初臺灣北部客家人也紛紛開始興建祖塔,集中安置祖先靈骸。祖塔的興建讓祭祖成為家族的集體活動,加強家族的凝聚力,並進行文化傳承已成為客家重要的祭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