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媽媽以為阿志是感冒或過敏,但發現醫師開了藥吃也沒好轉,後來鄰居阿姨提醒媽媽說這可能是妥瑞症,需要去看小兒神經科。後來媽媽帶阿志前往小兒神經科就診,經由醫師詳細地跟媽媽解釋妥瑞症的表現與該注意的事項後,媽媽明瞭阿志出現怪表情與怪聲音的原由,少了大人的責罵,阿志的症狀也漸漸減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許家睿表示,妥瑞症是學齡兒童很常見的疾病,盛行率有1%~3%。大部分患童會在5、6歲發病,青春期最為嚴重,過了青春期大部分症狀會消失或改善。妥瑞症的症狀分為動作型與聲音型,動作型常見有眨眼、吸鼻子、撇嘴角、肩膀或四肢抽動等;聲音型則可能是清喉嚨、發出怪聲、學動物叫聲等。這些症狀在孩子緊張、亢奮或體力較差時都可能會更明顯。
許家睿說,在治療方面,目前沒有根除性的療法,但是有很多藥物與行為治療可以做到症狀控制。對於妥瑞症的孩子來說,如果這些症狀不會影響他們的生理、心理或社交功能,就不需要積極地進行藥物治療;此時反而應該是要教育家長不要過於注意或擔心孩子的症狀,並請學校老師適度輔導孩子在學校與同學之間的適應情況。
許家睿提醒,妥瑞症的患童有較高比例合併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等其他精神科疾病,所以醫師在評估妥瑞症的兒童時,看的不只是妥瑞症,也要把其他合併存在的精神科疾病一起考慮進去,並釐清到底是哪一部分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影響最大,再決定是否需要針對狀況使用藥物或其他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