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治個案的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主任陳偉燾表示,小寶因自行開冰箱,看到沒封口的飲料瓶拿起就喝,沒想到竟是阿嬤準備包鹼粽的鹼水,緊急送急診。檢查發現,食道灼傷、口腔和胃部都有潰瘍出血而收治住院。
他說,治療3週後,口腔和胃部出血改善,食道也有部分恢復,小朋友已經可以吃的下軟食和流質食物,便出院改以門診追蹤。出院後半年又因嚴重的嘔吐及吞嚥困難就醫,經兒童外科團隊進行擴張術及食道重建手術後,才順利恢復正常飲食及作息。
陳偉燾表示,包鹼粽的鹼水屬於強鹼,由於無色無味,常被裝在塑膠瓶裡備用,若無明顯標示或放置高處,誤食風險很高。他指出,強鹼的腐蝕性高且造成的傷害較深層,臨床上併發症的觀察期更長達6到10個月。食道若遭強鹼侵蝕,輕則灼傷,嚴重者可能像小寶一樣,造成食道潰瘍、狹窄,日後更需要透過食道重建手術得以恢復正常進食功能。
陳偉燾強調,過去曾認為,誤食異物可催吐,但若誤食強酸強鹼類又再催吐,可能會產生二度灼傷,最好的做法是帶著誤食的液體跟容器儘速送醫,也可先喝一杯(250c.c.)水或牛奶,稀釋強酸或強鹼,但不能喝太多,因水碰到酸鹼會發熱,可能會再有腐蝕的傷害。
學齡前孩子正值好奇心旺盛但仍無法分辨危險性的年紀,陳偉燾呼籲家有幼童的家長,避免異物吞食絕對是預防勝於治療,端午節前若欲自製鹼粽或嘗試製作手工皂時,鹼水不要使用食品容器或飲料瓶分裝,必須密封不易開啟且標示清楚、加註顯眼警告標語並妥善收好。使用鹼水的當下,也需留意家中孩童動向,勿將鹼水放置於孩童伸手可及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