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提早發現失智症 早期徵兆藏在細節裡

若是發現自己生活周遭的親朋好友出現講話不如以前流暢、想不起來某些常用物品名稱、對器物使用能力下降、專注力判斷力變差、對之前從事的活動失去興趣等失智症前兆。(Fotolia)
若是發現自己生活周遭的親朋好友出現講話不如以前流暢、想不起來某些常用物品名稱、對器物使用能力下降、專注力判斷力變差、對之前從事的活動失去興趣等失智症前兆。(Fotolia)

文/記者李郁玫
57歲的林先生在2年前發現自己經常無法確切表達要說的話,例如:他要說吐司,會說成「一片一片的、早餐可以吃的東西」;要說鑰匙,則說成「拿來開門的東西」,但其他生活與工作上都可以自理。剛開始他對這樣的狀況並不以為意,後來家人發現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明顯變差而帶他就醫。

另一位68歲的劉女士,退休後在圖書館當志工,也喜歡出外和朋友唱歌,但漸漸家人發現她把平日的活動都取消,即使是家族聚會也都沒有興趣參加,幾乎整天都在家裡,經過家人多次鼓勵,她才願意前往醫院就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宜蓉說,以上兩個案例,經過一系列的檢查都確診為失智症,然而相對於記憶力減退,某些其他認知功能的障礙,如上述所提的語言功能與社交行為,經常會被患者與家屬認為是疲累或是情緒問題而延遲就診,錯過早期診斷介入的時機。

李宜蓉表示,根據目前最新的臨床診斷標準(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除了學習記憶方面的減退,若是出現語言、執行功能、注意力、視覺空間、社會人際認知等任一方面的功能下降,就要考慮失智症的可能。

李宜蓉建議民眾,若是發現自己生活周遭的親朋好友出現講話不如以前流暢、想不起來某些常用物品名稱、對器物使用能力下降、專注力判斷力變差、對之前從事的活動失去興趣等失智症前兆,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應立即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安排完整檢查,並依據病情診斷治療,藉由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期待能延緩部分症狀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