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 教育園地

中國民間小調《茉莉花》傳唱全世界

茉莉花。(Zhuwq/ Wikimedia Commons)
茉莉花。(Zhuwq/ Wikimedia Commons)

文/允嘉若
一曲耳熟能詳、朗朗上口的民間小調《茉莉花》,從清代傳唱至今。茉莉花被民間男男女女爭相讚美,藉以托付愛慕、傳達情意,在各地詞曲都大同小異。18世紀末《茉莉花》傳到了西方,則成了讚美耶穌基督的讚美詩,其中是何緣故?

嬌小潔白的茉莉花兒,芳香引得人種植,芳香引得人歌頌,譜進了民歌小調,在中國南方各地傳唱。

《茉莉花》歌曲的原形起於清朝的民間小調《鮮花調》,又名《打花鼓》。《鮮花調》以茉莉花為歌詠對象,於乾隆年間刊印的戲曲劇本選輯《綴白裘》中的〈花鼓 〉有記載。

著名中國民間小調

中國南方各地傳唱的《茉莉花》民間小調,曲調和歌詞大同小異,《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江蘇卷下》記載,傳統的江蘇民間小調《茉莉花》的歌詞這樣的: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 香也香不過她,

我有心採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 雪也白不過她,

我有心採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 比也比不過她,

我有心採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茉莉花》曲調流傳到西方

在中國南方多地流傳的《茉莉花》後來廣為流傳到海外華人和西方音樂界中。說起這契機,和乾隆盛世有關。乾隆朝末期,英國喬治三世積極想要和天朝建立邦交關係,尋求通商口岸。乾隆八十大壽時,喬治三世致上親筆祝賀信,表示交好厚意,同時,派遣了賀壽使團東來。

英皇喬治三世畫像。(頑石創意提供)英皇喬治三世畫像。(頑石創意提供)

使團的領團大使是侯爵馬噶爾尼(Macartney),他是喬治三世的皇室胞兄、樞密院的院長。英國的大使團在北京謁見乾隆皇帝,也參加了在承德山莊舉行的壽宴。使團中有使者喜愛上這中國小調民歌《鮮花調》(《茉莉花》),把它帶到了歐洲。當時是18世紀末,西元1792年。

後來,有傳教士根據《鮮花調》的曲調寫了讚美詩《耶穌美名歌》。到了19世紀前期,《茉莉花》曲調的一部分也被普契尼譜入歌劇《杜蘭朵公主》中,在西方流傳起來。

2017年,川習會在川普的海湖莊園舉行期間,川普的外孫女阿拉貝拉(Arabella)就演唱了《茉莉花》這首中國民間小調流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