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茶裡乾坤】宋元茶事

茶、水、具、人這四要素構成茶文化的主題,也是看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誌之一。(Fotolia)
茶、水、具、人這四要素構成茶文化的主題,也是看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誌之一。(Fotolia)

文/石方行
研究茶文化歷史的人都說:「茶興於唐,盛於宋」。按說兩宋時期戰亂很多,人們應該無暇於飲茶、品茶。可是茶不知與宋太祖趙匡胤有著哪種特別的緣分或者只是巧合……

宋朝是中國社會中經濟比較發達的時代,社會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國家的交往、貿易進一步加大。

如果拿今日中國版圖來看兩宋時期,那只能算是大的南北朝時代。中原國家都是被少數民族國家形成近似「半包圍」之勢。在這樣一個險惡的環境下,「茶」的運氣變得出奇的好。

宋朝在開國之時就施行了「昌文偃武」的方針。本來應該是武將掌握的兵權,卻被文人謀個正職。整個國家算得上是以「文」治國。所以在對外戰略上始終處於守勢,最後滅亡。

茶這個生命是最能獲得文人們的鍾愛,於是乎舉國上下嗜茶成風。連恥辱的「歲幣」中都包含著茶葉。

當時的金國雖然國力很強,但讓統治者很頭疼的茶貿易一直很興旺。覺得是金國人在無形中支持了宋朝。以致對國內下「禁茶令」,不許普通人買茶喝茶。但也屢禁不止,金人還是照喝不誤。

戰爭固然是一種災難,但也是一種國家之間用「惡」的方式交流。通過這種方式互相之間促進了了解與融合。茶葉就趁這種交流走向各個民族地區,更何況在隋唐時期,當地已經從中原傳去了煎茶、飲茶的習俗。

與茶結緣的名人才子

在兩宋的文化中,宋詞是非常突出的。宋詞與唐詩的區別不僅是格律與字數上的,更是風格上的。比如宋朝的辛棄疾與唐朝的岑參他們的作品都顯得很豪邁,但宋朝的憂傷與唐王朝的大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宋朝的陸游和唐代的杜甫,都是憂國憂民,但感覺其作品的韻味迥然不同。

然而「茶」卻不管這些,照樣俘獲了這些詞人的心,讓他們在品茶中體會人生,在煎茶中相互交流,在鬥茶間增強品味,在茶肆中談天說地與聽書講古。同時理學的發展也讓飲茶、品茶的風俗大行其道。

這個時期,茶與之結下緣分的名人才子也很多,北宋文壇泰斗歐陽修、大名鼎鼎的蘇軾、蘇轍與王安石、黃庭堅、先憂後樂的范仲淹、「但悲不見九州同」的陸游、婉約派代表女詞人李清照等。當然更少不了那位藝術家皇帝徽宗,當年在與情人李師師密會之時,肯定少不了以茶助興。

南宋時代因為皇室南遷,在杭州住了好大一陣子,這一陣子的時間中也大大促進了中國南部的開發。他們帶去了中原發達的文明,讓這裡的經濟很快的發展起來了。而且因為原有的絲綢之路的通道經常被別國所阻礙,宋朝海運就變得比前朝發達多了。那個時候宋朝的船隻就能下南洋、過西洋,直達非洲東海岸。在與別國進行貿易的時候,茶自然充當了部分主角。

在這個時候,與茶有直接相關的瓷器也迅速發展起來,技術日趨成熟,也逐漸成為海上貿易的重要元素。

茶、水、具、人這四要素構成茶文化的主題,也是看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誌之一。同時因為造紙術與印刷術的逐漸普及,茶文化方面的書籍名目繁多,兩宋時期在這方面真的可以稱得上是鼎盛時期。

民族間的茶文化交流

元朝因為統治者是蒙古族,他們帶著野性而來,卻沒有想到在入主中原和幾次西征過程中卻結下了緣分的種子,雖然這緣分看似很淺(即蒙古一時間被漢文化同化度不高),既然種子已經種下,機緣一到,自會結下碩果。而在這個過程中,茶自然充當起重要角色。

別的都不用說,就說成吉思汗面前的大紅人耶律楚材,他因為沒有茶喝而感到苦悶,喝了茶就覺得靈感來臨。可見「茶」的重要。

人都說「三窮三富過到老」,茶的發展過程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所以在元朝時期,雖然茶在表面上不如隋唐與兩宋時期那樣發展,甚至看似很凋零,但畢竟因其獨特的魅力,依舊讓國人所鍾愛。以致後來它也用自己的獨特魅力征服了蒙古民族。

茶館茶攤的普及是一種很重要的文化現象,很能展現茶的凝聚力。試想一群志趣相投之人湊在一起,品茶論事,聽曲看戲,在今日看上去很簡單、很平常,可是需要經過多少時間與機緣的奠定才能出現的呀!從中可以看出神安排事情的慈悲與苦心。◇

石方行
出生於中國大陸的北方,自小喜歡探究生命與自然和歷史的奧祕與因由。上高中之後因走入佛家大法修煉的行列,因而開發了潛能。修煉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