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發展於元朝末年,成熟於明朝,清時成為風靡上下的戲曲形式。直到乾隆引進各地方戲曲,發展出京劇之後,崑曲乃逐漸退至舞台邊緣。但仍以其優雅身段、細緻的唱腔獲得許多世家青睞。
日本能劇的成熟在室町時代(明末清初),與崑曲同為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日本欣賞能劇人口逐年老化,日本橫濱能樂堂館長中村雅之來台觀察後,發現以京劇、崑曲為主的國光劇團觀眾都很年輕,因此提出了合作邀約。
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表示,跨界之所以不能成功,「往往在於放棄自己表演特色,無法專注於自我創新。」
也因為雙方都堅持傳統經典,這次的合作更加困難,演出也更加難能可貴。
能劇架構 讓遺憾昇華
台灣近年崑曲戲迷人口呈現增加趨勢,中央大學去年成立的崑曲博物館,收藏量更甚大陸。尤其台灣更有一派喜愛傳統崑曲的戲迷,談到「新編」崑曲,擔任編劇多年的國光劇團戲曲總監王安祈連連搖頭。
王安祈表示,過去國光劇團也曾與南管、交響樂團進行合作,但與能劇合作,「實在是連想都沒想過。」
能劇、崑曲都有嚴格的架構與技巧,因此國光劇團整整考慮了一年。
直到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林于竝提出「合作並不一定是崑曲演員與能劇演員上台一起演出」後,王安祈嘗試採用能劇的架構寫出新的崑曲。
王安祈表示,傳統戲劇對於情感的表達較為保守,時過境遷後,總有一種遺憾。這次採用能劇慣用的「以未來回顧過往」的架構,讓主角不再有遺憾。
「我們沒有改變分開的結局,而是呈現如果有機會再度相遇,如何訴說隱藏心中的感受。這是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彌補,讓遺憾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