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與世紀集團2日簽訂離岸風電水下基礎供應合約,金額高達165億元,為台灣離岸風電史上單筆金額最高合約。副總統陳建仁表示,這是第一張本土廠商獲得破百億的訂單,無疑替國內離岸風電產業打下一劑強心針,不僅代表台灣的離岸風電產業已經落地生根,也見證了離岸風電國產化,的確對台灣經濟有很大的幫助。
陳建仁指出,台灣正以國家隊的模式來推動風機系統、海事工程、水下基礎及電力設施等產業鏈進行合作。離岸風電設定的5.5 GW目標,不僅可以提供540萬家戶用電,而且將會創造將近一兆元的建設產值。而風機完成後的20年,還將產生7千億元的運維產值。「因為有大家的努力,台灣將成為亞洲離岸風電的先驅。」
經濟部次長龔明鑫說,台灣既要非核又要低碳,非得發展再生能源產業不可,老天爺給台灣的賞賜,有非常充足的太陽光,也有很好的離岸風場,把這些設備建置好,就可以享受老天爺給台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賞賜。但是在發展初期,還是希望國際企業、國際開發商帶來資金,最重要是帶來技術的移轉。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表示,再生能源能不能成為台灣的替代能源,離岸風力扮演主角的角色。再生能源除了供電以外,帶動經濟轉型也將成為重要的里程碑,CIP跟世紀風電簽約,建立很好的模式。CIP來自丹能集團(DONG Energy)等於丹麥的台電,可以從過去傳統的能源轉型以再生能源為主,又能夠引進他們的經驗帶動台灣的產業鏈,這是台電能源轉型很好的典範,期待台電能夠趕快邁向真正的能源轉型。
CIP在彰化外海彰芳、西島兩座離岸風場總裝置容量600MW,共需超過60座水下基礎,將全數交由世紀集團負責。根據遴選結果,CIP彰芳離岸風場其中100MW需於2021年併網,其餘452MW需於2023年併網;西島離岸風場48MW則被分配至2024年併網。
世紀集團董事長賴文祥表示,預計2020年完成CIP離岸風場水下基礎50座。世紀集團以30年的鋼構經驗為基礎,從2013年開始布局,成為離岸風電水下基礎結構製造供應商,是台灣鋼構業第一家取得ISO 3834認證的公司。目前積極在台北港籌設新廠房,初期規劃在16公頃土地上興建為水下基礎量身打造的廠房,另規劃16公頃的儲存區來存放水下基礎結構,廠房將於2019年底完成試運轉,預估總投資金額將分階段達50億元,將創造近300個直接就業機會。
CIP台灣區計畫執行長侯奕愷指出,CIP彰芳、西島兩風場均將採套管式水下基礎,套管式水下基礎不論採購、生產到組裝,都比單樁式水下基礎艱難非常多,價格更是單樁式的兩倍以上,製造商需要拿到一定經濟規模的訂單,台灣離岸風電鋼構產業鏈才能真正被催生,所以CIP決定將水下基礎全數下單給世紀集團,就是要協助世紀集團有多年穩定的供貨量,才可使其放心擴廠與繼續投資下游產業鏈。
對於離岸風電躉購電價競標在6月底開出每度2.2至2.5元破盤價,侯奕愷呼籲政府,遵循歷年來的躉購電價趨勢,維持2019年躉購電價的穩定,因爲CIP、世紀集團都有非常高的前端期初成本,如CIP在彰芳、西島兩風場總裝置容量600MW的投資就介於800~900億元之間,不僅供應商要付出,下單的開發商也要吸收。在產業鍊誕生的初期,本土有非常多的投資,都是開發商在吸收成本,政府維持穩定電價,才能真正促動本土產業鏈的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