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社今年首度在台北舉辦論壇,吉岡成充在會中指出,隨著美中貿易戰越來越劇烈,全球供應鏈可望大幅改變,台灣政府也祭出新南向政策,試圖減少過去對中國的依賴,更重視與18個東南亞或太平洋地區國家在經貿、文化上的交流。
「觀察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台灣的新南向政策其實有蠻多利多,因此日本與台灣之間的合作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在第三地的合作」,吉岡成充提到,目前台日在東協國家的主要合作案,包括大型工業、鋼鐵業、發電業,例如台日公司在越南合建鋼鐵廠,「越南的鋼鐵需求攀升,但產能仍然處於低位,因此當地對於台灣與日本的企業而言是很有潛力的市場」。
吉岡成充表示,台日企業在第三國從事製造,有兩大風險,包括當地供應商缺料,以及太過依賴特定買方的訂單,為解決這些問題,台日應透過彼此供應鏈的互補,確保供料無虞;以製造業而言,台日雙方的目標都是向全球發展,而雙方的供應商都值得信賴、品質好,如果能夠建立一個分享資訊的平台,讓雙方資源互補,整體架構會更有效率。
同場發表演講的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東南亞及印度業務主管合夥人吳偉臺也表示,美中貿易戰對東協是挑戰、更是機會,應將東協當作「未來市場」經營,而非為降低成本的製造基地,東南亞不僅是「供應鏈」裡的一環,更是「價值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提到,供應鏈只跟製造業有關,而價值鏈除了製造之外,還包括人才與全球發展策略,目前東南亞在數位化、自動化、資訊與製造人才上仍有嚴重缺口,這是台灣與日本資通訊產業(ICT)很好的切入機會。
針對東協龐大的內需市場,台日的服務業、農業與生技食品也有相當機會。此外,吳偉臺說,東協大部分有許多來自中國的投資,會講中文成為台商的競爭優勢,也可透過台商在東南亞的華僑與僑生人脈,共同開拓東南亞商機。
他並提到,現在東協的台商,大部分是中小企業,對於與日本企業合作意願很高,台商與日商應積極思考企業間併購,或共同收購東南亞企業,進一步擴大企業規模,協助東南亞企業共同進軍大中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