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前哄了一會兒,好說歹說,她都不聽,只顧自己坐在沙發上玩玩具,不搭理人。我便不再多說,坐到桌邊吃飯,大家也都不再喊女兒,除了婆婆。
婆婆心疼孫女,去和她說悄悄話,又拿新玩具「賄賂」。但無論婆婆使出什麼招數,女兒一概不理。公公喊婆婆先吃飯,婆婆不聽,反而端了飯過去要一口口餵女兒吃。先生上前制止,說孩子已經大了,完全可以自己吃飯。婆婆誰的話都不聽,堅持端著飯餵女兒……
眼前這一幕太熟悉了,因為婆婆過於寵溺孩子,我們曾經多次爭論。婆婆好像從骨子裡就要事事順著孫女,只要能哄孩子開心,什麼原則,什麼禮貌,一概都不講。因為婆婆的這種表現,很長一段時間,我心中不快,感覺她不是幫忙,而是要建立與孩子的親密關係。這恰恰阻撓了我們教育孩子,也不利於我們的親子關係。
幾年下來,婆婆的做法沒有什麼改變,一如既往地寵孩子、護孩子,但我倒是發現自己的心理變了。之前的不快早已散去,如今看到婆婆溺愛孩子,我雖然不認同,但絕對沒有氣憤或懊惱。這便是真正的釋懷吧。
以前,我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認為婆婆寵孩子阻撓了我教育孩子,影響了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而現在,我更清楚,她那只是不由自主地疼孩子,只要看到孩子笑,看到孩子大口吃飯,她就滿足了。所以,我心裡不再有什麼芥蒂。
或許面對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吧,真正的釋懷,是從不再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那一刻開始的。當我們能放下對自我的保護,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對很多我們看不慣的事,也許就能更加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