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時候,有專家曾斷言,十年後,哲學課程將比計算機編程更有價值。理由是,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人類如何從全局思考和更好地協調更加重要。日益變化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場所的技能轉型,使得企業領導者招聘時重新評估上位者應該具備的關鍵技能和成功要素。
去年谷歌經過一份跨部門且關於公司創新性和生産力的調查,宣布了内部研究結果。研究發現,公司最具創新力和生産力的部門不是那些充滿頂尖科學家的團隊,而是那些將強大的軟技能運用到工作中的團隊。這些軟技能包括良好的溝通能力、對他人的洞察力、善解人意的領導能力等。
無獨有偶,推特的一項民意調查也發現,團隊協調和合作是工作場所中最有幫助的軟技能。
在當今快節奏的企業環境中,如何獲得軟技能是一項挑戰,因爲這些技能大學通常不會教給學生。近年來,特別是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大多數大學裡人文領域的專業報考人數逐年遞減,更多的學生選擇經濟有保障的學科,因爲普遍認爲技術學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選擇。
硬實力、軟技能如何平衡?
然而,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硬實力不一定有效率,怎樣培養軟技能從而讓兩種能力平衡發展呢?
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工作環境中軟技能培訓有助於提高生産力。研究人員在5個工廠對工人進行了爲期1年的培訓,培訓内容包括解決問題﹑有效溝通和決策。8個月後,他們發現工廠的投資囘報率達到250%,生産力整體提高,周轉周期加快,甚至員工出勤率也得到提高。
爲了獲得並實現軟技能與硬實力的平衡,人們需要兩個思維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一個是強大的軟技能可以給團隊帶來價值的統一認識,另一個是員工要有學習軟技能的意願和公司能提供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