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第七號》與舞蹈德的結合,是「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的一道大菜。由享譽歐洲編舞家馬汀.薛雷夫(Martin Schläpfer)率領德國萊茵芭蕾舞團,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指揮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現場演出。
薛雷夫以新古典風格精湛詮釋馬勒名言:「交響曲必須要像這個世界,它必須無所不包。」舞臺化為世界縮影,舞蹈演員時而穿著靴子、足尖鞋或芭蕾舞鞋,時而赤足,在馬勒交響曲的恢弘結構中,以肢體盡現人生的愛憎悲喜。
簡文彬說:「每一位偉大的作曲家其作品都和時代結合在一起,馬勒將生活和社會狀態忠實呈現在作品當中,而馬汀.薛雷夫看見了曲子背後的時代處境,那種爆發與緊繃感,探討族群的社會議題,呈現對歐洲社會的關懷。」
揉合現代戲劇與豫劇豐富聲腔,歌劇院2019委託製作《未來處方箋》,由奇巧劇團 、 台灣豫劇團攜手,新生代戲曲編導劉建幗與劇場導演符宏征共同創作,取材契訶夫小說《六號病房》,豫劇皇后王海玲與台灣豫劇團當家花旦蕭揚玲、小生劉建華主演。
曾被評選為「全球最受矚目25位舞蹈工作者」黃翊,擅於完美融合科技與舞蹈,作品透露人性的溫度。新作《長路》將於歌劇院首演,特別訂做的舞臺挑戰台灣目前旋轉舞臺的極限與極致,舞蹈工作者於舞臺上正著走、反著走、或快或慢或暫停,詮釋人生的種種際遇。
「如果記憶不再,生命還剩下什麼?」英國重現劇團(Theatre Re)的《在遺忘之後》結合肢體敘事和現場演奏,將「不記得」的掙扎,刻劃為動人的時刻,打造令人笑中帶淚的溫馨小品,回應現代人生命中的重要課題。2019 NTT-TIFA 節目預計12月8日啟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