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兩國是否會開戰? 台灣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是否會成為交易籌碼、被出賣……等等,劇情撲朔迷離、引人入勝。
雖然是推理故事、是預言書,但我們不但不能輕忽它、不要認為荒誕無稽危言聳聽,反而要非常嚴肅地讀它,尤其是台灣人民,要將該故事當成正經事,因為說故事者是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
納瓦羅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一夕爆紅,他被川普任命為「新設的」「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National Trade Council)主任,是川普的「最核心」幕僚,直接研擬制定美國政經政策,應是川普最倚重的左右手。
在此有必要說一說川普為何會那麼看重納瓦羅,由納瓦羅的好朋友,自稱「天安門廣場示威者」的唐柏橋,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十二日發表於《看中國》的〈一本改變歷史的書〉這篇文章就可清楚明瞭。該文說出了「川普為什麼會如此欣賞納瓦羅?」的緣由。
納瓦羅是川普的左右手
納瓦羅在二零零六年出版了《中國戰爭即將到來》(The Coming China Wars)這本書,該書警告西方社會,中國(中共)是未來文明世界的主要敵人,而中共的強大最終將給世界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納瓦羅在書中列出了大量的數據和論據來支持該觀點,具有極強的說服力。不過,納瓦羅因為這本書,從此被美國政界和學術界視為極端反共的鷹派學者,在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大多數都逐漸轉向擁抱中共時,納瓦羅就成了美國中國問題專家中的極少數所謂的「激進派」,甚至一度遭到孤立。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出現了,他就是川普。
川普非常喜歡那本書,並且在一次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鄭重向讀者推薦了該書。川普當時列出了二十本他讀過的書,其中一本就是《中國戰爭即將到來》。這二十本書有一半以上是批評中共侵犯人權和揭露中國黑幕的書。
也就是說,川普早就對中共的胡作非為清楚明白,且深惡痛絕。所以說川普一直反覆強調要改變中國,迫使中共遵守國際文明秩序和貿易規則,並非一時心血來潮,也不是像很多華盛頓的老政客一樣為了騙取選票。
事實證明,川普當選總統後不但沒有改變批評中共的態度,反而更加尖銳。這也可以從他打破過去三十多年來美國總統不跟台灣領導人直接通話的慣例,與蔡英文總統通話並稱呼她「台灣總統」,明顯看出端倪。
《中國戰爭即將到來》出版五年後的二零一一年,納瓦羅和安一鳴(Greg Autry)合寫了《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這本書,非常詳盡的披露了中共如何侵犯人權、利用監獄犯人充當奴工大量生產有毒物品,以及大肆破壞生態環境、向世界輸出有毒產品和詐騙、操縱匯率、進行瘋狂的軍事擴張、建設強大的軍警特務、網路警察駭客、封殺言論自由、肆意擾亂國際秩序等,為世人揭示了中共統治下的中國的真實面貌,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
這本書出版後很快的引起美國社會的廣泛關注。川普對這本書更給了極高的評價,並向他的朋友大力推薦。
美國一位鋼鐵大王慨捐一百萬美元,資助納瓦羅將該書內容拍成紀錄片。該片在全美公映後,造成了極大的轟動。
川普並為該紀錄片寫了推薦語:「《致命中國》說得很對。這部重要的紀錄片用充分的事實、數據和洞察力,描述了我們與中國之間存在的問題。我強烈推薦大家觀看。」
此後,納瓦羅和川普就成了朋友,並經常就中國問題交換意見。二零一五年川普宣布參選美國總統後不久,就任命納瓦羅作為他的經濟顧問團成員。顧問團其他成員都是商界巨頭或名人,納瓦羅是唯一的專家學者。可想而知,川普對納瓦羅有多倚重。
由川普一直以來對中國(中共)的嗆聲都脫不開《致命中國》的內容,更可證明川普對納瓦羅的倚重和信任,而納瓦羅在《中國戰爭即將到來》和《致命中國》兩本書之後,二零一五年又出版了《美、中開戰的起點》這一本書,可以說是「第三部曲」,也是「最終曲」。
本書描述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兵強馬壯、軍事力量強大之後,會不會趁著美國走下坡及世人都被中共威逼利誘並屈服於中共糖衣毒藥下發動戰爭,作了合理的推測。
納瓦羅並非關起門來天馬行空的幻想,而是發揮學者本色,由理論、大量數據、文獻,以及訪查專家學者,並由歷史的演變及其教訓和啟示進行探索。
三部曲的「最終曲」
全書分成六部,第一部「誰在打壞主意?」涵括五章評估軍事衝突的可能性;第二部「中國的威脅」以十四章的篇幅仔細評估中國的實力;第三部「誰來引爆導火線?」共有十章描述十大引爆點,而台灣就被放在第一位,台灣人民特別要注意看;第四部「戰場在哪裡?」涵括五章探究戰場;第五部「妥協可以換來和平嗎?」以六章一一否定六種和平方案的可能性;第六部「只有實力能帶來和平」,以五章評述「唯有實力才可能有和平」,既正確又務實,而川普「讓美國偉大」、「美國優先」、「製造業回流」、「大增軍費」、「嗆主流媒體」等等動作,可說都是這一部內容的實踐。
的確,這本書提出了關鍵的問題:國際社會將如何面對北京政府徹底破壞全球經濟最繁榮之處的和平與穩定? 正如章家敦所言,日趨大膽的紅色中國(中共),透過崛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佔領土地、違反貿易規則、加速研發核子武器、支持流氓政權、對自由社會進行網路攻擊、對規範視若無睹,並且瓦解國際組織。
為何北京會丟掉「和平崛起」的假象?一來中共領導人相信他們是本世紀的主宰,衰退的美國無力對抗;二來中共面臨內部前所未有的挑戰,無法仰賴經濟成長,只好採取民族主義對外出擊。
當納瓦羅這本書面世的時候,作為世界警察的美國,並未挺身迎向前所未有的挑戰,不論是白宮或國會或美國企業,其領導人都不想面對中國(中共)即使在各方努力下仍然不願融入國際社會的事實,甚至助紂為虐,為了短暫的私利,不但俯首聽命於中共,還幫忙中國(中共)在軍事、經濟、太空等方面的壯大;本書最後一章就赤裸裸描繪這種景象。
納瓦羅於是引用「團結則存,分裂則亡」這個老格言告誡美國人「擊敗敵人,而敵人就是我們自己」,他也特別指出奧巴馬政府「重回亞洲」政策其實是虛晃一招,不但激怒中共,更讓亞洲盟國覺得被耍、受騙,讓美國失去國際公信力。
以實力追求和平
這本書的最大特色是每一章都以「問題」開章,並列出數個答案供讀者選擇,讓讀者直接參與成為「偵探」,而納瓦羅隨即不急不徐的鋪陳各個答案的可能性。
就第二十章「台灣: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來說,問題是「以下哪個因素最有可能讓中國和美國因為台灣引發戰爭?」納瓦羅提供了「國族主義」、「地緣政治」、「意識形態」和「道德規範」四個因素。
那麼,作為「美國、中國開戰的最可能導火線」的「台灣」,這四個因素是不是都會造成影響? 而影響力大小如何排列呢? 除了這四項以外,還有別的因素嗎? 台灣的命運究竟會如何呢? 就讓我們由這本書來尋求答案吧!
值得一再強調的是:作者納瓦羅提出的「只有實力能帶來和平」,的確是諍言,也是最好的方案。
「團結內部、提昇國力」既適合美國,更適合台灣呢! 台灣同胞們,不要再爭爭吵吵,鬥來鬥去,趕緊認清現實,團結一致,分工合作認真打拚,充實實力;自己的前途自己救,把台灣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吧!
川普採信納瓦羅
很巧的是,當納瓦羅這本書問世時,前美國財政部長亨利‧鮑爾森(Henry M. Paulson)的《與中國打交道》(Dealing with China)這本書也同時出版,該書號稱是鮑爾森的二十年內幕觀察,被說是「各界人士與中國經商交流必讀之經典文本和權威註解」,也可說是「美國的主流看法」,抱持「必需幫助中國持續走向改革之路,要抓住機會幫助中國應對它面臨的諸多問題和挑戰,不要將中國視為敵人」的立場,而這也正是納瓦羅所抨擊的「助紂為虐」論點。
川普任用納瓦羅,應表示認同他的看法,不過,川普主政後,雖一開始即對中共嗆聲,但川習會後川普贊許習近平,而在執政百日後,一連串的改口,其政策的搖擺更被稱為「鬆夾彎」,尤其公開說「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還真讓人以為川普真的善變、難預測、高度不確定。
事實證明,川普在2018年3月8日簽署了兩關稅公告,對鋼材課關稅25%,對鋁徵關稅10%。正式對中共展開貿易戰,所用的政策就是納瓦羅在《致命中國》書中建議的,而且川普撤換多位高官,引進和他一路走來觀點一致的一批人,這一批人被認為對中共霸道行為極度不滿,必須強力的反制。
於是同心隊伍已集結完畢,前線、後勤都同心,協力對中共展開攻擊。於是對中共「以暴制暴」、「以惡制惡」、「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美中貿易戰」熱鬧開打。到2018年11月,貿易戰已擴及多層面,而地緣政治和軍備武力競賽更居首位,這也是納瓦羅在這一本書所關切的面向。
親美、親共,台灣選哪邊?
如上文所言,本書第二十章就談到「美中因為台灣而引發戰爭的可能性」。納瓦羅提供了「國族主義」、「地緣政治」、「意識形態」和「道德規範」四個因素。後三個因素都會讓美國為「保護台灣」而戰,他也指出,由於「美國的經濟極度仰賴中國,華府的官員也非常仰賴跨國企業的大筆政治獻金,而這些企業在茁壯的中國貿易中可以取得大量的利益。
因此,政治和經貿兩方面侷限了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所以「過去數十年來的美國總統,都讓北京政府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美國願意為了政治和經濟實際上的考量犧牲台灣。」
這本書讓川普洞悉「過去美國的遲疑和軟弱,已讓快速軍事化的中國(中共)變得更大膽,最終將大舉入侵台灣。」因而川普先下手為強,不但掀起貿易戰,還持續讉責中共的多方滲透,而且副總統以下的重要官員大家砲口一致對付中共。用的就是納瓦羅在書中所說的「台灣的生存不只對美國的道德和意識型態有重大影響,蓬勃發展的民主也能促進自由和公平的貿易」之觀點,而且「二戰後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布局,非常仰賴美國在第一島鏈周邊的協約盟友,所形成的不可或缺的戰略三角,台灣的防禦就是第一島鏈的支柱和中心。」
納瓦羅更引用麥克阿瑟的話:「台灣是永不沈沒的航空母艦」,言下之意,「重要性不言可諭」,美國也當然會盡力保護台灣不可。由川普近年一連串「惠台政策」,也可見一斑。
那麼,一方要併吞台灣、消滅台灣的自由民主,一方要保護台灣維持自由民主。台灣住民們,在正與邪、善與惡的兩邊,您要選靠哪一邊呢?
責任編輯:李世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