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綱要》提出「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深化大陸與港澳合作,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此表示歡迎,稱《規劃綱要》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指導性方向。政府發言人表示,會繼續與立法會議員、業界、商會、專業團體和相關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繫,就如何有效推進大灣區建設聽取意見,使相關措施能更切合社會各界的需要。
胡志偉:港府不斷輸出人才 恐成「人才廢墟」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表示不滿,指林鄭月娥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但討論大灣區時,往往迎合中共、自我矮化,沒有站在香港利益出發,任由香港「被規劃」。又認為,倘若香港仍以不競爭的「陪跑」心態面向大灣區發展,故步自封,在此消彼長下,香港只會成為其他城市的「妹仔」,協助其他城市發展而損害香港的長遠利益。
他進一步解釋,《規劃綱要》鼓勵香港融入中國,提出多項措施鼓勵香港人到大陸。這種以香港人才輸出大灣區為主軸的政策,只令香港成為「人才廢墟」,削弱香港的競爭力。他不滿特區政府,不斷呼籲香港人才「北上」,掏空香港人才庫,令香港科研發展停滯不前,認為政府必須改變思維,將人才「引進來」。
胡志偉強調,香港的優勢在於「一國兩制」及法治等核心價值,但特區政府卻不斷削弱香港優勢。最近政府擬為移交逃犯修例,其實就是明顯例子,衝擊香港法治核心價值,打擊外資甚至香港人對法治保障的信心,令原本想來香港的人才卻步,原本留在香港的人才則走得更快。
楊岳橋:港地位或被削弱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指,《規劃綱要》由上而下規劃了香港特區在大灣區中的角色,但最受影響的香港人,卻從未被諮詢,整個規劃過程缺乏透明度,政府也從未透露,過程中向中央提出過什麼意見。讓人擔心香港的獨特地位可能會被削弱。
他又認為,《規劃綱要》隻字未提如何維護特區的「一國兩制」及法治等制度,令人憂慮在融合過程中香港的一國兩制會慢慢被犧牲。在現時的國際政治形勢複雜的大環境下,將香港融入大灣區,國際社會可能會將香港等同其他中國城市,香港所處的獨立關稅區地位會受衝擊,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