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橋原本是以竹籠與石塊堆疊而建成的竹木板橋。在日治時代改建成為全長280公尺的雙孔鋼索吊橋;隨著武陵橋與第二外環道路的開通,大溪橋失去重要性,當地政府在「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下,將橋加以美化重建並加長成為全長330公尺。
橋的入口處是復古的歐洲式拱門造型,加上半圓形式的雕花罩頂,有如城堡般氣派大方;橋面以紅磚瓷瓦拼貼而成,橋兩旁有13根豪華石雕的橋墩。整體的大溪橋美不勝收。
大漢溪水枯竭時期,巨石河床裸露形成特殊河景;走累了可在橋上設置的座位稍事休息。在此可遠眺石門水庫與淡水觀音山的秀麗景致,而大溪橋的兩旁分別還有武陵橋與崁津大橋。
傍晚時分可看夕陽,華燈初上點燈後,橋身更加光彩絢麗,比白天的大溪橋有著更華麗面貌,許多情侶喜歡漫步橋上,讓大溪橋享有「情人橋」的美稱。看到大溪橋的第一眼讓人驚呼,「這麼豪華的橋,像條龐大的巨龍盤踞在大漢溪上。」橋面寬廣串聯了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提供行人散步與騎自行車,橋的兩端連接了大溪瑞安路一段與大溪老街。
大溪老街
據大溪區公所表示,大溪昔稱「大姑陷」,期間改過幾次地名,於清日甲午之戰後,台灣割讓給日本,西元1920年日本人改稱為「大溪」沿用至今。
1863年間大溪可說是國際貿易通商的重要轉運港口之一。而且當年桃竹苗農產品、日用品、茶葉、樟腦油等也都藉由大溪轉運。在西元1892~1897年河運全盛時期,船隻穿梭不息,萬商雲集,在和平路、中山路和中央路的商家達3、4百家之多!也是今日大家口中的大溪老街。
老街仍可看到保存良好的巴洛克式建築外觀與牌樓,可窺見當年經貿盛況,商家以石材精雕歐洲風格的拱門樑柱、樓房外觀裝飾華麗的浮雕圖案見證大溪曾有的繁華。而平常人家主要以紅磚牌樓立面搭配紅磚屋。大溪老街在桃園市大溪區瑞安路一段。
到大溪一遊只需車資與餐費,既經濟,交通又方便,非常適合全家出遊。而且可以給學齡孩子講述歷史、人文故事,增長孩子見聞。大眾運輸:搭乘台灣好行巴士慈湖線於大溪老街站下車,步行至中正路右轉,走到底左轉普濟路。自行開車: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下走台3線(員林路)往大溪方向直行。大溪橋頭有停車場,步行過大溪橋往中正公園,武德殿位在中正公園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