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 家庭教育

找回 傳統家庭觀

傳統思想認為,家庭是社會的分子,人人都有社會屬性,缺少家庭依託的個體是難以完整的,政府為保障家庭而存在。(Fotolia)
傳統思想認為,家庭是社會的分子,人人都有社會屬性,缺少家庭依託的個體是難以完整的,政府為保障家庭而存在。(Fotolia)

文/吳惠林
我們知道,當今人類社會,各種社會問題叢生,小自凶殺、偷搶、虐童、情殺等等「人禍」,大到各種「天災」。

上述問題,大致上都希望政府利用法令或各種政策來解決,而各類專家學者也由研究中,提供建議政府應採取的政策。結果是治絲益棼、作繭自縛,就是怎麼也想不到人給自己製造的一切所謂的出路,正是人類在封閉自己,到最後也就都封死而再也找不到出路了。

那麼,要怎麼做才是正路呢?「找回傳統家庭」,讓家庭發揮對一個人生老病死的起碼功能應是明路。而美國哲學教授愛德華.費澤(Edward Feser)2月11日的發言,就很值得深思。

傳統家庭觀逐漸衰弱

費澤在華盛頓DC的傳統基金會舉辦的講座中表示,在現代自由個人主義思想影響下,傳統家庭觀的墮落會引來社會主義革命,而社會主義又加劇家庭的破裂。這些思想已在共產主義國家實踐失敗。費澤將傳統思想下家庭的定義,和現代觀念對於家庭的定位進行對比,他認為現代觀念從根本上毀壞傳統家庭觀,以政府取代父母在家庭中的天職,使男女認知錯位,破壞傳統生活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更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其實,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傳統理念對於家庭的定義都是相似的——以血緣為基礎,「家庭」的內涵遠超「婚姻」,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夫妻各司其職、相互支撐,共同享有財產的私有權和對子女的教育權。撫育子女需要可以自由支配的物質財富,私有制是保障家庭的基礎;作為最了解孩子的人,父母更要提供知識和道德層面的精神教育,這既是義務也是權利,但社會主義思想與這兩點保障恰恰相悖。

家庭自然分工 持續千年

費澤表示,孕育和照料孩子需要大量時間,以女性的自然條件,妻子更適合擔當這一工作,負責「持家」;孩子成長需要物質財富,外出賺錢的擔子就落到了丈夫肩頭,負責「養家」。東方社會熟悉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方式,也是這樣的。

所以,這種自然形成的分工跨越種族文化,得以持續數千年,正因為其符合了人類的天性。無論是生物學,還是心理學、社會科學研究,也都承認男女客觀存在的不同。夫妻之間的互補,不存在競爭關係。丈夫外出掙錢,是為了全家生活,而不是為了滿足私慾,照顧家庭的妻子也是一樣。每個成員都對家庭有所貢獻,家庭是社會的有機單位。

家庭成員的義務與連結

傳統思想認為,家庭是社會的分子,人人都有社會屬性,缺少家庭依託的個體是難以完整的,政府為保障家庭而存在。作為家庭中的成員,互相都是為了彼此,有著自然的義務和連結。

不過,現代思想認為,「人是自己的主人」,將家庭關係視為可以隨時毀棄的合約——情投意合時有義務,但兩看相厭時便可背棄。無論追求的是什麼,政府都應保障個人追求自由的權利,而一切阻礙達成個人追求的規則都是「不公平的」阻礙。人人為了自己而存在,自然而然地擁有了一切,男女之間不存在自然的不同,萬事要求平等。

政府干預家庭教育

如今,家庭的概念已面臨澈底的消失。夫妻關係被改變,互相不再倚靠,已將家庭的控制權拱手讓給政府,政府取而代之成為「大家長」,夫妻淪為家庭生活中政府命令的執行者,成了照顧孩子的保姆。

政府干預家庭教育的跡象已歷歷在目。在物質層面,為了預防兒童發胖而移除食譜中的垃圾食品,要求強制注射疫苗等;在精神層面對孩子的影響更大,如抑制私立學校發展,制定統一教育標準,控制教學內容和方式,逐步滲透孩子的思想,塞滿現代進步觀念,摒棄傳統價值觀,讓人從「社會動物」變成「社會主義動物」。

費澤表示,人們普遍認同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荒唐,而社會主義給家庭帶來的毀滅影響更是深遠,從根本上違反了人類的天性。在奉行社會主義的國家,比如前蘇聯、中國和委內瑞拉等,實踐的失敗已經顯而易見。

我們不是琅琅上口「家庭是避風港」嗎?那是指「傳統家庭」,還能不趕緊將它找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