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是很常見的治療方式,小至手術急診,大至慢性疾病治療,輸血是許多人一生中曾經歷過的必要醫療處置,但不少民眾卻不知道輸血後可能出現一些短期不良反應,嚴重的話可能會產生過敏休克反應。台大醫院小兒部血液腫瘤科醫師盧孟佑解釋,鐵是身體中重要的元素,攝取不足會出現貧血等症狀,但鐵質若在體內累積過多,會造成心臟、肝臟、脾臟、內分泌系統等器官傷害。
個案一位70歲的王媽媽,經診斷患有骨髓分化不良性貧血,需要長期輸血,在一次檢查中,發現體內鐵蛋白指數高達1800 ng/dL,最高體內鐵蛋白還曾達到2183 ng/dL,是正常人的7倍,最後經過醫師的建議,王媽媽開始接受排鐵治療,每日口服排鐵劑排除身體鐵沉澱問題。
台北榮民總醫院輸血醫學科主任醫師劉峻宇提醒,長期定期接受輸血患者應每3個月檢查血清鐵蛋白濃度,並與醫師討論排鐵治療,才能降低身體內鐵質沉積所帶來的危險,別讓輸血同時成為救命與要命的角色。
劉峻宇醫師表示,現在市面上有針劑及口服兩種類型的排鐵藥物,口服類型相對簡單方便,有一天服用一次或一天服用三次的藥物,作用時間較長的口服藥物可供選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鐵沉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