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鑄劍藝術文物館館長陳重智的爺爺是少林嶺南派鑄劍一代宗師陳天陽,被了圓和尚收為入室弟子。陳重智表示,陳天陽跟隨了圓大師8年,一起雲遊四方為人修護寶劍,他曾為先總統蔣中正保養收藏的刀劍。了圓大師圓寂前,囑其投身北禪少林北漸派吳修海師父門下,研習武術與鑄劍技藝,陳天陽集少林南北派於一宗,冶劍技藝與禪理結合,作品更加精湛與內斂。
認同大賽理念 陳重智慨贈名劍
陳重智說,他比較偏向傳統的路線,很認同新唐人著重在傳統的武術。他認為參加武術大賽,「也許你已經很特別,但我們還要再更好,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爭第一名,我們自己做到最好才是重要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還要向好的學習。」
「祖父有傳下來說,殺人的是人心,不是刀劍。」陳重智說,練武之人必須學到「手中有利器,而心中無殺意;手中無刀劍,而心中有慧劍;慧劍得以斬心魔。」他今年持續致贈寶劍支持大賽,送給男子、女子拳術組、男子、女子器械組和南方拳術組,以及少年拳術組、少年器械組金獎得主共7把寶劍。
寶劍贈君子 盼武術家能做更好
陳重智表示,寶劍是很寶貴的東西,「季札掛劍」表現「一諾千金」,可以讓現代人再思考一下,可能對自己的財物也聚得太多,其實錢財乃身外之物,今天在你那邊,後天就換到別人那邊;君子之間的情懷,還是比器物更重要,「寶劍贈君子」,鼓勵他們能夠像古時的偉人一樣,甚至可以超越他們,「畢竟我們藏家收藏劍時,要學習文劍、武劍的精神」,也祝福他們這一輩子能做的更好。
「自古英雄惜英雄」,他認為,習武之人要文武兼備,古人講「智仁勇」,兩位佩戴劍的君子,就一定要拿劍出來對殺嗎?一開始可以先下棋,再吟詩作對,文字上如果沒有輸贏,才有動到兵器,「一定是智慧、仁義擺在先,比不出高下才有勇,最後也就比一比兵器點到為止就好了。你殺了一個人,就少一個朋友、君子,對方又不是貪官汙吏,你把他殺死多沒意思。」
習武之人應重視武德
陳重智重視武德,「做劍時不能有不好的想法,產生不好的氣場,那就通通導入到劍裡面去。我們必須要持戒、打坐,還要修持,這樣做出的劍,才有正氣跟正能量。」他說,「『慧劍斬心魔』,比如要去工作室了,但因為夫妻之間的一句話,她可能刺痛你了,導致你耿耿於懷沒辦法做劍,倒不如好好去面對,講開之後就沒事了。」
「人一定會有疲憊的時候。」他說:「沒關係,我們就眼淚擦一擦, 趕快往好的方面繼續修,往更好的方向走,撐也要撐住,人生短暫就幾十年的時間。」人類的惰性就是如此,當人家看到就做好一點,人家看不到就鬆懈一點。他說,你可以在沒人看見時,面對牆角稍微懶惰一下沒關係,可是你轉過身來,就是要做好你該做的樣子。
「不懂劍法,就不可能懂得鑄劍。」陳重智重視習武修身,「有學南拳、北拳,太極、兵器也都有學,我們都知道要點在哪裡,這樣做起來的劍,比如太極劍,練太極的人才拿的趁手。又比如練刀法那麼多種,每一個刀法運用的要領都不一樣,它的比重要怎麼樣,輕重要怎麼拿捏,這些我們都要會。現在也教孩子一起練武,培養下一代。」
請劍之人 需有高尚品德
陳重智說,每一把劍的比例、輕重會稍微不一樣,當然一般入門的都長得差不多,再高一階就會不一樣,包括手的大小、人的力氣,手勁都不一樣,用法也不一樣。他表示,做一把劍就好像生一個兒子、女兒一樣這麼辛苦,「我們的劍一定要給能夠珍惜,把它列為傳家之寶的人,那擁有寶劍的人,一定要有相當品德。」
他說,以前祖父說:「財大氣粗的人,我們不會讓他請劍。」他會跟買劍的人聊,為什麼想要一把劍,「人跟人講話,磁場對不對,合不合的來,聊聊大概就知道了。」買劍人請回去後,也會關心他最近養得怎麼樣,如果發覺他或下一代對劍比較沒有興趣,「我們有建立交流的平台,可以請回來。或有其他藏家喜歡,那可能會請他跟原買家求劍。」
除了台灣,美國、歐洲等地,都有人來向陳重智求劍。他說,古人是劍不離身,「現代人還有行俠仗義的夢,有想法也要有作法,至少收藏一把劍再學功夫,或有人先練過劍法了,想要一把真劍,也會來找我做劍。」他表示,贊助新唐人武術大賽是推廣華夏文化,也有機會認識更多武術界的武林好手,「人多運動就會有健康的身體,若你想要修行,還能修到更高的境界,這對社會也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