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中貿易戰影響,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將生產線遷出中國,而9月1日生效的新一輪關稅將加劇這一勢頭。日媒8月12日報導,中企也正跟隨外國同行,到海外尋找替代生產基地,以避開美國關稅。
據《日經亞洲評論》的數據顯示,自去年6月以來,已有33家上市公司向中國兩大證券交易所通報有關在海外設廠或擴大生產的計畫。
報導稱,與外國製造商一樣,美國關稅再加上中國勞動力成本及其他成本的上升,正促使中國企業向外國遷移。
33家公司中有近70%將越南列為首選目的地,其餘則選擇柬埔寨、印度、馬來西亞、墨西哥、塞爾維亞和泰國。
橡膠產品製造商「金華春光」就是其中一家。該公司於7月19日宣布,在越南投資435萬美元建立生產基地。該公司在馬來西亞和中國已經有了3家工廠。金華春光表示,這項投資是對「國際環境變化」的回應,也是其全球擴張計畫的一部分。
金華春光生產真空吸塵器用的軟管。川普政府從5月10日起把價值2千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提高至25%。所涉及的產品就包括金華春光的軟管。
「浙江恆林椅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尋求在越南開廠。該公司在越南收購了一家台資工廠,作為其4,800萬美元投資的一部分,以加速其擴張。「我們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生產,」該公司的一位高管告訴《日經》。
紡織品製造商也決定增加越南的生產。「華孚時尚」去年12月宣布投資3.62億美元在越南建廠。該公司表示,在越南建立一家製造工廠將使其能夠採購更便宜的原材料,降低勞動力成本也可以避免關稅壁壘。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近年來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已經使一些公司在中美貿易戰開打之前就在考慮將工廠遷出中國,但由於中國市場巨大,很少有公司認為迫切需要採取此舉措。
「Fitch Solutions」風險分析師泰(Darren Tay)表示,美中貿易戰短期內加速了這些企業遷出中國的趨勢。而潛在的受益國家包括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等。
IHS Markit在新加坡的經濟學家比斯瓦斯(Rajiv Biswas)認為,馬來西亞、越南等國的勞動力低成本優勢並不是吸引外國投資的唯一因素,「技術熟練,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強大的自由貿易協定網,包括成為東盟自由貿易區和歐盟-越南自由貿易協定的一部分」,都是吸引外資的因素。
江蘇新泉汽車飾件於5月宣布在馬來西亞投資1,500萬美元。 該投資將支持其主要客戶浙江吉利控股。後者與馬來西亞國家汽車製造商寶騰控股公司合作生產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