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竹苗

竹塹玻璃特展 認識在地產業

文化藝術向下扎根,小朋友專注的學習。(清華大學USR計畫團隊提供)
文化藝術向下扎根,小朋友專注的學習。(清華大學USR計畫團隊提供)

文/記者賴月貴
「竹塹玻璃特展」日前展出新竹在地玻璃老師傅璀璨瑰麗的作品,深具教育與人文價值,讓民眾認識新竹在地玻璃文化。
「竹塹玻璃特展」現場展出的藝術品。(記者賴月貴/攝影)「竹塹玻璃特展」現場展出的藝術品。(記者賴月貴/攝影)
「竹塹玻璃特展」現場展出的藝術品。(記者賴月貴/攝影)「竹塹玻璃特展」現場展出的藝術品。(記者賴月貴/攝影)
「竹塹玻璃特展」現場展出的藝術品。(記者賴月貴/攝影)「竹塹玻璃特展」現場展出的藝術品。(記者賴月貴/攝影)

藝術家許鈞淵當天為參觀民眾導覽,他說自國中畢業即投入玻璃行業,跟著老師傅學習,累積了約40年的經驗;然而,隨著人力技術的移轉、工廠西進大陸,玻璃傳統產業逐漸沒落,由傳產轉型文創藝術是生存的必要關鍵。

然後他不斷的到大學進修學習藝術與美學理論,並加以實證創新,他說,空心、實心、拉絲等技法要能融合運用,才能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獲得收藏家的青睞。

「竹塹玻璃特展」現場展出的藝術品。(記者賴月貴/攝影)「竹塹玻璃特展」現場展出的藝術品。(記者賴月貴/攝影)
「竹塹玻璃特展」現場展出的藝術品。(記者賴月貴/攝影)「竹塹玻璃特展」現場展出的藝術品。(記者賴月貴/攝影)
用玻璃藝術表現環保議題:地球暖化,北極熊與海豹的求生。(記者賴月貴/攝影)用玻璃藝術表現環保議題:地球暖化,北極熊與海豹的求生。(記者賴月貴/攝影)

雖然來自海外的訂單接不完,不過,許鈞淵卻非常的謙虛,他說玻璃藝術的領域博大精深,他的程度只能算高中畢業,還有大學和研究所更深奧的內涵等著他去探索,藝術的領域學無止境。

以「曦」為名 盼助產業翻轉命運

為了讓大學師生走出校園,運用智慧及人力資源,協助解決地方發展問題並建構地方創生體系,教育部積極鼓勵大學實踐社會責任,推動USR計畫。

聽藝術家許鈞淵(右2)導覽並合影,左為清大材料系研究助理蕭蕓嬿。(記者賴月貴/攝影)聽藝術家許鈞淵(右2)導覽並合影,左為清大材料系研究助理蕭蕓嬿。(記者賴月貴/攝影)

新竹是亮麗科技城,科學園區涵蓋眾多尖端科技產業,為萬眾所矚目,然而其周邊的在地傳統產業「新竹玻璃」,卻日漸沒落被稱為夕陽工業,兩者對比相當鮮明。

有鑑於此,清華大學團隊希望推動USR計畫,關懷牛埔地區高溫產業,透過地方政府之協助,促進產業之再生,本次展覽取名為「曦」,意味著迎朝陽,有翻轉產業夕陽命運,助他們一臂之力的意義。

清華計畫團隊與新竹市政府合辦「竹塹玻璃產業發展座談會」,共商解決之道。(清華大學USR計畫團隊提供)清華計畫團隊與新竹市政府合辦「竹塹玻璃產業發展座談會」,共商解決之道。(清華大學USR計畫團隊提供)

清華計畫團隊透過經濟部統計處與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取得廠家名錄及老師傅名單,展開聯繫與產業關懷,目前已完成18家產業訪談、15家產業盤點調查及2家企業健檢(電力檢測)。

在產業盤點調查分析結果出爐後,計畫團隊隨即舉辦產、官、學三方座談,共同討論產業發展困境及各單位所能提供之協助,並共商解決辦法。計畫團隊也詳細訪談玻璃從業人員,了解現階段產業所遭遇的困境。

聆聽老師傅經驗分享,由老師傅親自示範並指導,在實際參與玻璃製作的過程中,體驗實踐老師傅工藝傳承之艱辛,團隊並媒合推薦老師傅到校教學,國小、國中及高中各階段都安排玻璃工藝課程,讓學生認識在地產業,進而愛上玻璃文化藝術。

清華大學材料工程學系研究助理蕭蕓嬿表示,計畫團隊也結合清大藝術設計系,將藝術設計理念帶給老師傅,將既有的技術加上創新理念,才能開創商機。

老師傅簡陋的工作室,生活在高溫一千多度的環境中,那種辛苦讓人心疼,他們是需要被關懷與看見的一群。(清華大學USR計畫團隊提供)老師傅簡陋的工作室,生活在高溫一千多度的環境中,那種辛苦讓人心疼,他們是需要被關懷與看見的一群。(清華大學USR計畫團隊提供)

她很開心的表示,以前材料系都是幫助高科技產業,這次能幫傳統產業,用設計為產業注入活水,是很有意義的計畫,看到老師傅簡陋的工作室,生活在高溫一千多度的環境中,那種辛苦讓人心疼,他們是需要被關懷與看見的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