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青春期開始,就和向來都很晚歸的父親變得很生疏,爸爸雖然平常很沉默,但卻相當嚴厲,我無法輕易接近父親,父親主動接近時,也讓人感到相當不自然。大概是高中時的事情吧!酒醉晚歸的父親問我:『最近過得怎麼樣?』『讀書還順利嗎?』『對弟弟好一點』等一些枯燥乏味的話,我因為巴不得立刻轉身離開,於是回答時相當不耐煩。
大概是因為不滿意我的回答態度,父親頓時生氣發飆說:『大人在說話,你怎麼擺出一副不耐煩的態度?』換作是平常的話,我大概早就說對不起了,但當時我卻莫名地生氣回說:『你突然對幾天後要期末考的我發酒瘋,而且平常你會跟我說話嗎?幹麼突然好像很關心我一樣?』聽見我的話後,爸爸露出訝異的表情說:『你走吧!』我回到房間且用力關上門。
幾天後,我結束晚自習回到家,整個家顯得相當安靜,那一天比較晚下課,而且又和同學去吃宵夜,所以很晚才到家,爸爸、媽媽和弟弟全都已經睡覺了。我嘆了一口氣便回到房間,正打算整理桌上的書時,發現有一張小紙條,翻開後,發現是爸爸那久違的筆跡。
紙上寫著:『前幾天爸爸錯了,我不清楚你的狀況,不知道今天考試是否順利呢?那一天謝謝你告訴我,你的那番話可以讓爸爸稍微改變自己,能夠改變的選擇權在於爸爸,爸爸卻一直忘記這件事,從現在起,我會努力不要變成一個陌生的爸爸。』」
他說,已經很久沒有感覺到自己和爸爸變親近了,並不只是因為紙條上另附的零用錢而已,父母親與子女之間的距離是如何變疏遠、又是如何變親近呢?
父母親是選擇當「傾聽子女說話的父母」或「只會一味地說教的陌生人」,將會決定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距離是疏遠或親近。
所謂的對話,並不是傲慢的自我主張,美好的對話是以承認對方的脆弱,並傾聽源自那股脆弱的每一句話為前提。子女的立場也同樣如此,是要選擇當「解讀父母內心的孩子」呢?還是選擇當「拒絕自己不想聽的一切的陌生人」呢?
這決定了會拉近和父母親之間的距離,或是讓彼此更加疏遠。
——摘編自《保持距離又不失禮的人際應對術》,(采實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