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會下議院週二以438票對20票,通過強生提出、於12月12日改選國會的法案。法案接著將送交上議院審議,預料上議院不會阻止提案通過。下院領袖表示,下院將在11月6日解散。
原本反對提前大選的主要反對黨工黨認為,歐盟正式將脫歐大限由10月31日延後3個月,至1月31日之後,已經沒有無協議脫歐的危險,因此轉為支持提前大選。
在投票前,強生對國會說,議會阻礙英國脫歐已經妨礙了企業進行投資決策,破壞民主信念,從而導致英國經濟損失。
強生的保守黨未掌握國會多數,其與歐盟協商的新版脫歐協議未獲國會批准,導致原訂3月29日脫歐的期限第三度延期。強生希望訴諸選舉,讓新國會給予他的脫歐協議授權,以打破目前的僵局。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強生說,他已經準備好為這場「艱難的」選舉而戰。
強生對保守黨議員說,這是國家「同心協力完成英國脫歐的時候了」,「這將是一場艱難的選舉,我們將盡力而為。」
工黨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在《每日鏡報》發表的文章說,這次提前選舉是「一個世代一遇」,來改變國家的機會。他在文章中概述其政黨「野心勃勃又激進的運動,以實現真正改變」。
民調有利保守黨
強生之所以敢大膽號召大選,是因為保守黨目前情勢看好。根據「輿觀」(YouGov)最新民調,保守黨以36%支持度,遠超過工黨的23%。
假使保守黨真的能奪下國會過半議席,脫歐就操之在強生之手。由於歐盟准許英國「彈性延後」(flextension),只要英國國會在明年1月31日期限前批准脫歐協議,可隨時脫歐,強生甚至可能火速通過脫歐協議,在年底前告別歐盟。
簡陋的投開票所
這場全國選舉來得突然,以英國近年來投票率較高的2016年脫歐公投來看,當年登記選民有4,560萬人,投票率逾七成,有3,357萬人前往投票。選務單位需要在學校、教會和社區中心布置一日投票所,也需組織郵寄投票等事宜。
選舉碰上12月的節日,選舉管理協會官員羅克(Laura Lock)對BBC說,協會成員不斷聯絡,但許多以前用來投票的場地都已經被預約。
羅克說:「我們會找到投票所,但可能不會在民眾預期的地方。選民可能會發現自己在車庫,或是遮陽棚底下投票。」至於耗時的計票活動,可能也會在同樣簡陋的場地進行。
天氣影響選舉?
有政界人士認為,接近聖誕節前選舉可刺激選民;也有分析說,寒冷的天氣、午後天色昏暗可能阻礙選民投票的意願。
不過,有專家對此表示,並沒有明顯證據顯示英國民眾會因為壞天氣而不去投票。牛津大學研究發現,天氣和投票率並沒有強大關聯性,反而是選戰陷入膠著,或是朝野兩黨政見相差很多的情況,會更加刺激選民前往投票。如果主要政黨提出的政治藍圖差不多,民眾投票意願會下降。但當然,這次大選絕對不是前述情況。
路透社分析,這將是1923年以來首次在聖誕前夕舉行國會選舉,其結果實在難預料。英國脫歐一波三折,一些選民已經感到厭倦與憤怒,同時也磨耗掉兩大黨:保守黨及工黨支持者的忠誠度。
不管如何,選民會在支持強生版脫歐協議,或讓工黨在下次公投前與歐盟重新協商,這兩者之間做選擇。選舉結果預計12月13日凌晨揭曉,如果沒有任何一方獲絕對優勢,英國脫歐的僵局仍然會持續。◇
英國近5年選舉及延後脫歐事件簿
時間 | 事件 | 概述 |
2019/10/29 | 強生欲提前大選 | 強生政府再次提出於12月12日提前大選,下議院以438票支持對20票反對,通過提案。 |
2019/10/28 | 第三次延後脫歐 | 歐盟同意英國脫歐日期再延至2020年1月31日。 |
2019/04/10 | 第二次延後脫歐 | 歐盟主動向英國表示可以將脫歐限期延後至10月31日。 |
2019/03/14 | 第一次延後脫歐 | 英國下議院通過延後脫歐動議,期限由原先的3月29日延後到6月30日。 |
2018/11/14 | 梅伊版脫歐協議 | 梅伊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草案,但在次年1月與3月兩次被英國國會否決。 |
2018/06/26 | 《退出歐盟法案》 |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簽署《退出歐盟法案》,訂於2019年3月29日退出歐盟。 |
2017/06/08 | 2017年提前大選 | 首相梅伊解散國會提前選舉,結果獲保守黨317席;工黨262席。保守黨獲民主聯盟黨支持組建少數派政府。 |
2016/06/23 | 英國脫歐公投 | 公投結果:51.9%「脫歐」、48.1%支持「留歐」。 |
2015/05/07 | 2015年國會大選 | 保守黨330席;工黨232席;蘇格蘭民族黨56席。首相卡麥隆組建保守黨23年來首個多數黨政府。 |
2014/09/18 | 蘇格蘭獨立公投 | 蘇格蘭選民決定是否從英國獨立。55%反對獨立、45%支持獨立。蘇格蘭留在英國。 |
2013/1/23 | 首次提出英國脫歐 | 首相卡麥隆首次提及脫歐公投。 |
*英國下議院全部650席議席,獲得絕對多數需326席。
資料來源:新聞綜合 記者賴意晴/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