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際

美中達成協議 經長:不影響台商回台

經濟部長沈榮津16日出席投資台灣論壇時說,美中貿易摩擦後,台商感受生產基地、市場布局必須全球化,已按既定計畫處理分散風險,台商回台投資不會受太大影響。(中央社)
經濟部長沈榮津16日出席投資台灣論壇時說,美中貿易摩擦後,台商感受生產基地、市場布局必須全球化,已按既定計畫處理分散風險,台商回台投資不會受太大影響。(中央社)

【記者徐翠玲/綜合報導】關於美中貿易談判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經濟部長沈榮津16日出席投資台灣論壇時說,美中貿易摩擦後,台商感受生產基地、市場布局必須全球化,已按既定計畫處理分散風險,台商回台投資不會受太大影響,預估2020年、2021年為落實高峰期。

美國對中國第四波加徵關稅的3千億美元商品中,約1,200億美元已在9月1日實施,其餘延至12月15日實施。沈榮津指出,美方宣布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將1,200億美元商品已加徵關稅15%減至7.5%,原定12月15日實施部分則無限期暫停,包括筆電、手機等資通訊產品。

沈榮津表示,台商從美中貿易摩擦後,感受到生產基地與市場布局一定要全球化,已把過去布局的策略從新調整,在生產基地的布局,高階生產線移回台灣、中低階往東南亞;市場的布局過去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國大陸,這次布局也都全球化,「給了台商再一次的機會」。

沈榮津指出,高階產品最在意的是信任、資安,國際大廠都要求台商高階生產線一定要移回台灣,因為這樣他們比較安心,才不會有資安的疑慮,這部分台商應該已經做了決定,不會有太大影響。

沈榮津提及,目前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投資金額約8,300多億元,現在最重要的工作是積極協助台商落實投資,平均一年2千多億元,大概需要3到4年落實,預估2020年、2021年將是落實高峰期。

至於缺工、人才問題,沈榮津說,勞動部對缺工有配套做法,回台台商先取用外勞,讓生產線能夠動起來、台商可以接單,一年內再把本地勞工補足。政府還透過攬才、留才、育才機制滿足企業界,包括提出攬才計畫、透過租稅優惠讓企業主能夠提供誘因,已納入產創條例修法內容中,以及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培育近5千位AI人才。

此外,台商回台、綠能中心投資金額龐大,以及半導體未來大概投資2兆7千多億元,對於攬才吸引國外優質人才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