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際

安倍獲習禮遇 分析:陸亟需區域貿易協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12月23日與來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行會晤。(Getty Images)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12月23日與來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行會晤。(Getty Images)

【記者張頓/綜合報導】在美中貿易戰的陰影下,日、韓領導人近日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在香港及中國人權問題上的表態截然不同。持強硬立場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反獲中方禮遇,北京背後打什麼算盤?

12月24日,中共總理李克強、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四川成都舉行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三國同意致力於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明年如期簽署,加速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等。

在中日韓峰會前一天(12月23日),習近平分別在北京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和安倍晉三。

據共同社引述日本外相發言人的話指,在會面時,安倍向習近平直言,他非常擔心香港的情況,香港應在一國兩制下保持「自由開放」。他要求中方在香港事務上「克制」,並希望早日尋找到解決香港問題的方案。

另外,安倍還向習近平提到新疆的人權問題。但中共官媒報導中日領導人會晤時,故意漏掉了安倍的談話。

而習近平會見文在寅時,文在寅表示,無論香港事務還是新疆的問題,都是「中國內政」。中共官媒不意外地報導了文在寅的發言內容。

外界注意到,安倍這次在中國獲得的待遇明顯高於文在寅。首先,中日確認習將於明年春天對日本進行國是訪問。習還表示,希望中日關係「再上新台階」。

其次,習近平23日上午會晤文在寅並共進午餐;而下午,習近平會見安倍,接著共進晚餐。外界認為,一般情況下,就招待外國領導人來說,晚餐比午餐更為重要。

另外據韓國媒體報導,文在寅當天還邀請習近平訪韓;韓方希望明年習近平訪日之際,也訪問韓國。但習僅表示會「積極考慮」。

美中貿易戰下 中共渴望達成RCEP

近幾年,日本、韓國與北京的關係一直不好。日本2012年將釣魚台「國有化」後,中方煽動仇日情緒,雙方高層互訪停滯。韓國2017年部署「薩德」飛彈防禦系統後,也遭到中共發動抵制韓國的行動作為回應。

但自美中貿易戰去年開打以來,隨著中國經濟日益惡化,中共開始渴望多與日、韓經濟合作,尤其是期望早日達成RCEP。

RCEP是以東協10國為主體,加上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洲和紐西蘭,共計16個國家所構成的自由貿易協定。中共積極推動RCEP,而RCEP則被解讀為可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美國退出後改由日本推動,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競爭全球貿易主導權的協議。RCEP成員國擁有36億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一半,國內生產總值(GDP)約占全球總產出的1/3。

RCEP能否簽署 關鍵在日本

11月4日,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印度由於擔心通過RCEP後,本土產業將會受中國商品的嚴重衝擊,因此正式宣布退出。印度總理莫迪12月1日訪問日本時,重申印度不加入RCEP的立場。日方則表示,將致力於與印度合作,加強區域連結符合日本的「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

美國之音引述分析人士的話說,印度是亞洲第三大經濟體,RCEP一旦失去印度,其重要性將大打折扣。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印度不加入RCEP對北京來說是一大挫敗,因為在美中貿易關係緊張的情況下,北京渴望擴大其夥伴關係。另外,日本曾強烈表示,將不考慮在沒有印度的情況下簽署RCEP,但日方表示會持續游說印度加入。

同時,日、韓兩國去年開始因接連發生「徵用勞工」訴訟案,導致雙方關係緊張,也為簽訂RCEP蒙上陰影。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劉江永對港媒說,阻礙簽署RCEP主要出現在日本方面。因為涉及自貿區及多邊區域整體合作問題時,日本在戰後一直是東亞地區的領頭羊,因為日本有自己的考慮。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和中國。中共加入的區域合作經濟體,日本都表現消極。例如此次RCEP,日方就以印度不加入為由拒絕加入。

劉江永認為,能否在明年簽署RCEP還「很難說」,因為中日韓僅僅是達成協議,同意推動2020年簽署協議,「只是意向性的,沒有具體安排」,任期到2021年9月的安倍也從未說過,要在任內實現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