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雲嘉屏

開闢有機蔬菜的通路 找回傳統青銀共融

一年前,黃語晨因為系上老師的計畫,走進嘉義偏鄉社區,看見社區菜園過剩的有機蔬菜,便興起幫忙販賣的念頭,不浪費又能有些收入可回饋社區。(中正大學提供)
一年前,黃語晨因為系上老師的計畫,走進嘉義偏鄉社區,看見社區菜園過剩的有機蔬菜,便興起幫忙販賣的念頭,不浪費又能有些收入可回饋社區。(中正大學提供)

文/記者李擷瓔
按規劃的藍圖走,決心、耐心、毅力讓黃語晨以一輛機車載著一袋袋新鮮的蔬菜,從嘉義縣中埔鄉騎到中正大學,一趟至少40分鐘,這是近10個月來,中正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學生黃語晨每週至少會做一次的例行公事。

黃語晨是一位有遠見與膽識的研究生,因為系上老師的計畫,走進嘉義偏鄉社區,看見社區菜園過剩的有機蔬菜,於是主動幫忙賣菜和運送到學校,用低於市價的價格和中正學生分享,讓學生吃得健康,販賣所得也做為社區老人共餐據點及菜園的運作基金。

一年多前,黃語晨跟著系上陳毓璟老師的研究計畫,來到嘉義縣中埔鄉灣潭村,輔導社區成立老人共餐據點,也協助開闢社區菜園。黃語晨說,社區志工陳春吟捐出自家荒廢田地讓長輩種菜,菜園收成供應老人共餐使用。在長輩踴躍參與下,蔬菜多到吃不完,黃語晨覺得那些蔬菜沒吃完很可惜,便興起幫忙販賣的念頭,不浪費又能有些收入可回饋社區。

黃語晨把新鮮蔬菜裝進大麻布袋裡,獨自一個人騎著機車將蔬菜載到離灣潭社區27公里遠的中正大學。(中正大學提供)黃語晨把新鮮蔬菜裝進大麻布袋裡,獨自一個人騎著機車將蔬菜載到離灣潭社區27公里遠的中正大學。(中正大學提供)

黃語晨把新鮮蔬菜裝進大麻布袋裡,獨自一個人騎著機車將蔬菜載到離灣潭社區27公里遠的中正大學。起初,黃語晨只在校內的買賣交流社團販售,後來為了讓每一位同學都能親自看到每天有哪些新鮮的有機蔬菜,她也成立臉書社團「灣潭松鶴菜店仔」,至今已有300多人加入。

每次只要一公告蔬菜種類和數量,常常不到10分鐘就秒殺,黃語晨笑說:「一開始我們擔心沒有幾個人要買,就半買半相送,結果現在是同學拜託可不可以多留一點,或幫忙留一點。」

雖然一把青菜10元,毫無利潤可言,賣的卻是「世代融合」的概念。「有同學說買這些蔬菜會讓他們覺得好像在吃自己阿公、阿嬤種的菜。」黃語晨說,也有同學好奇詢問:「蔬菜從哪裡來?」、「長輩來自哪個社區?」甚至想一起到社區參與。

由於同學反應熱烈,也讓社區長輩對種菜更有信心和興趣,開始學起上網在社團與同學互動,更把賣菜所得拿來買更好的種子和有機肥料,希望如同對待自己的孫子一般,照顧這些外地求學的中正學生。

「我認為要老有所用,讓長輩覺得做這些事情是有人捧場的,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長期研究老人健康教育的陳毓璟老師說,有了這個菜園,社區長輩可以種菜、做運動和他人聊天,而學生買下這些蔬菜,一來無毒安心,再來用小小的心意資助社區長輩。

為了讓每一位同學都能親自看到每天有哪些新鮮的有機蔬菜,黃語晨也成立臉書社團「灣潭松鶴菜店仔」,每次只要一公告蔬菜種類和數量,常常不到10分鐘就秒殺。(中正大學提供)為了讓每一位同學都能親自看到每天有哪些新鮮的有機蔬菜,黃語晨也成立臉書社團「灣潭松鶴菜店仔」,每次只要一公告蔬菜種類和數量,常常不到10分鐘就秒殺。(中正大學提供)

未來中正大學團隊將繼續運作臉書社團,讓世代之間互相幫助,也計畫加入社區男性長輩的勞動力,協助運送蔬菜,期待發展有系統的線上販售平臺,把這套模式應用到其他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