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日本汽車的製造技術

Toyota汽車。(業者提供)
Toyota汽車。(業者提供)

編譯/玉山
在全世界,眾所周知的事實是:美國人都喜歡自己國家的汽車。幾十年來,美國人絕大多數都選擇了美國的三大汽車製造商的汽車——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福特(Ford)和克萊斯勒(Chrysler)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福特汽車通過將汽車生產裝配線自動化,澈底改變了汽車製造業。這種技術適應於大量生產同一種類型的車輛(甚至顏色最好也要相同)。這樣可以使工人盡可能地忙碌的工作,也可以保持工廠全天24小時連續運轉。雖然汽車是生產得又快又多,但是質量並沒有大的改進。由於缺乏來自於外國汽車生產商的競爭,直到1970年代,美國汽車製造商使用的汽車製造工藝幾乎沒有大的改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幾乎立即涉足汽車產業。日本人早期嘗試仿製了一些美國的產品,但是這些汽車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注重質量和效率

1950年代日本汽車出口開始增長。日本汽車製造商當時面對的是持懷疑態度的美國公眾。他們把從日本進口的汽車視為廉價的、脆弱的,大量生產的垃圾。但是,後來的汽車巨頭豐田和本田的創始人和領導人決心生產不僅可以與美國汽車媲美的汽車,而且可以生產出更好的汽車。創意和效率是指導原則,同時具有好奇心,對消費者的傾聽和對改進的渴望。

不久之後,美國(及其他地區)的消費者開始注意到日本汽車令人印象深刻的工程設計和可靠性,三巨頭在1980年代及以後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懇求國內消費者「購買美國汽車」。

從一開始,獨特的日本國內市場就要求採用不同的汽車生產方式。在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本國的潛在客戶比美國少,道路狹窄,對超大型肌肉車的需求也很少。日本公司沒有像美國汽車公司那樣大量生產的車型,而是專注於尋找最有效的方法,來製造有限數量的多種車型。

Toyota汽車。(業者提供)Toyota汽車。(業者提供)

豐田2003年的利潤率是行業平均水平的8倍。2008年,美國製造的汽車僅占美國汽車銷量的不到一半,豐田汽車取代通用汽車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一年後,在不景氣的這一年僅有兩家公司銷售額有增加,日本的Subaru和韓國的Hyundai。

儘管日本汽車製造商參與競爭的時間相對較晚,但它們始終遙遙領先。在1950年代,當美國汽車製造商對繼續在已有30年未進行系統升級的工廠進行生產感到滿意時,日本的製造商開始在基礎設施和技術上進行了巨額投資。

日本政府在提高日本工程標準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經常設定目標。有些目標即使無法實現,也會促使日本國內競爭對手之間的競爭和創新。

在1970年代中期全球經濟不景氣(部分原因是1974年的石油危機)之後,由於豐田公司的管理和生產理念「KanBan」(意即「及時」),豐田公司變得更加強大。

通過計畫材料的訂購,使所需的組件幾乎完全在需要的時候,且僅以所需的精確數量到達生產工廠,豐田希望消除浪費並減少手頭上多餘的庫存。

「及時」系統(也稱為「拉動系統」)可以用為汽車油箱加油做比喻。僅僅因為你可以每天為汽車加油並不意味著你需要那樣做,我們通常會等到汽油不足後再加油。當美國汽車製造公司不停的為公司零件庫存(不管是否需要)時,豐田汽車(以及其他日本公司)一直等到「空」燈亮時才補充零件庫存。

致力改善與學習

豐田汽車製造注重質量和效率,但也致力於改善、自我完善和不斷學習。公司管理層鼓勵員工,供應商和管理團隊的成員挑戰自己的假設,並通過親眼觀察情況來了解有關問題或流程。

在1980年代,日本汽車製造商開始在美國建造大型工廠,而美國汽車製造商則將自己的製造轉移到海外。這使日本汽車製造商能夠比以往更快地向美國消費者生產和交付汽車。實際上,他們做得如此之好,以至於日本汽車公司甚至將在美國生產汽車出口回日本。

1994年,經過兩年的努力,豐田汽車設計了未來環保型汽車普銳斯(Prius)。這是世界上第一輛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該產品於1997年進入日本市場。

美國汽車製造商會追隨日本腳步?

1970年代,日本汽車製造商取得了許多進步:生產工藝的不斷現代化,新的安全標準,世界上最嚴格的排放標準的製定,以及旨在改善燃油經濟性的工程技術。

一旦證明了價值和對市場的積極認識,美國汽車製造商也有所動作。儘管美國的汽車製造商,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經歷了艱難的掙扎。但是,他們也不是無所作為,並仍在全世界銷售汽車。克萊斯勒通過開發和生產首批大眾市場小型貨車Dodge Caravan,澈底改變了家庭運輸方式。1980年代,福特開始將其卡車車身用於SUV生產。由於這些成功,美國汽車製造商向日本人學習的渴望並不強烈。

在大型卡車和SUV上大賺20年的美國汽車公司,沒有想到或預期讓消費者對這些耗油量大的汽車的興趣大幅下降,因為汽油價格突破了每加侖(相當於3.8公升)4美元。

豐田汽車是第一個涉足批量生產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公司,因此,在生產這些類型的汽車方面,豐田汽車在世界其他地區享有持續的技術優勢。但是,豐田汽車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所有日本汽車製造商都成功。日產和馬自達在1990年代就不成功。

美國三巨頭一直專注於創造新產品,而日本汽車製造商則一直在簡化和優化生產流程,並在實施「及時」生產系統方面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到1990年代,通用汽車、福特和克萊斯勒開始認真對待豐田的產品和工藝,並開始實施其生產方法。但是,仍然存在一個鴻溝:儘管美國公司採用該系統,但不一定採用這種理念。自1940年代以來,豐田一直在利用、開發和改進其系統,並將繼續完善和改進這個系統。那是系統的一部分。這不是自上而下的指令,而是整個公司範圍內的理念。美國汽車製造商仍然傾向於以「更大更好」為理念,而豐田實際上已經調整了其目標,以停止追逐市場分額,而專注於製造消費者想要購買的負擔得起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