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致沖沖搭船去
目不轉睛特好奇
浪裡尋牠千百次
忽見粉紅媽祖魚
--2010.06.08台灣海峽—尋找中華白海豚
生態悅讀趣:
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海豚科
又稱太平洋駝背(海)豚、印太洋駝背(海)豚,臺灣俗稱為「媽祖魚」。是一種背鰭前部隆起的海豚。生活在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間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偶爾出現在江河等淡水中,例如長江、閩江、九龍江和珠江等,分布極廣泛。膚色因地域、種群而異,多呈灰白相間的雜色,且帶有深色斑點。中國的種群初生時全身呈深灰色,隨著年齡增長淡化為獨特的粉白色,十分漂亮,科學家認為只是遇熱反應(如同人類在燥熱時會臉紅一樣)。
一般的海豚或是鯨魚都住在深水處;但中華白海豚則喜歡住在淺水區域,牠們的休息或是遊玩都會集結在近沙灘的海域,在捕獵的時候,牠們會配合潮水和日照的時間,潮漲時出外捕食,所以黎明或黃昏是牠們最活躍的時段,最適合看白海豚。
臺灣海峽西部,從苗栗後龍溪/龍鳳漁港、臺灣、彰化、雲林、嘉義、臺南曾文溪/將軍漁港等臺灣中西部離岸3至5公里的水域有一群數量不到100隻的白海豚,濁水溪口等處的泥灘地海域是其洄游覓食的棲地。一隻白海豚為了覓食,活動範圍可以長達100多公里。白海豚被臺灣漁民稱為「媽祖魚」,因為牠們一年四季住在中部沿海,但只要一到農曆3月媽祖生日、東北季風減弱後,能見度就大幅提升,好像來為媽祖祝壽。也有傳說是曾經有漁船遇難,在白海豚引領下安全回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