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命調動如下:現任入境處處長曾國衛將接替聶德權,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則代替羅智光,平調至公務員事務局任局長;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將接替劉江華,出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機電工程署署長薛永恆接替楊偉雄,出任創新及科技局局長;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許正宇將接替劉怡翔,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此外,入境事務處副處長區嘉宏很大機會接替曾國衛,出任入境處處長。
民建聯2成員委任入局
新人事調動值得留意的是,其中兩個最年輕的新局長來自親共民建聯,其中43歲的徐英偉,是首名由政治助理升至副局長後出任局長的。
徐英偉於2008年加入政府,出任民政事務局政治助理,到現屆政府出任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現接替黨友劉江華,升任民政事務局局長。
同樣是43歲的民建聯許正宇,是已故民政事務局前副局長許曉暉的弟弟。他1999年加入過政府做政務主任,2003年離開政府轉職銀行界,之後在港交所工作十多年,去年出任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現獲任命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
外界對於突如其來的港府高層人士變動有不少猜測。林鄭月娥22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今次官員調動是「向前看」,帶領香港早日走出經濟困境,與近日「兩辦」(中聯辦及港澳辦)言論事件無關。有消息人士透露,今次港府高層大震動非「一日之寒」。自從去年「反送中」運動發生後,中共中央一直不滿意港府對事件的處理。
李慧瓊代北京批林鄭班子
被民主派人士稱為北京重點培養的民建聯主席李慧瓊,去年12月5日在立法會上,大力開罵港府官員。那一天,25個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提出對林鄭的彈劾案,建制派議員當然是「擋下了」彈劾案。但是李慧瓊卻狠批林鄭為首的管治團隊,說管治團隊面對抗爭運動,不夠堅決、不夠狠、不夠團結。也就是,要求港府朝更左的方向邁進一步。
她還說林鄭管治團隊沒有意識、沒有機制、沒方案、沒行動,政府新聞處不替警隊澄清流言,讓警方孤軍奮戰。此外,她強調抗爭運動已經變成「反政府、反警察,衝擊一國兩制」的暴亂,而林鄭團隊沒有能力支持「止暴制亂」。
李慧瓊還提到了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等人,說他們沒有出來幫政府講話、沒有去「止暴制亂」。可以說,李慧瓊的表現,反映出北京當局對林鄭班子的不滿,也許希望以此施壓,讓他們加大力度對待香港問題。
李慧瓊作為中共在香港扶植的第一大黨的主席,盛傳將被欽點為下一屆特首人選。
李慧瓊狠批林鄭班子四天後,中共全國政協常委、星島新聞集團主席何柱國於去年12月9日在報章刊登全版廣告,題為「拭目以待」,廣告內列舉了去年下半年出現的「十二慘案」,包括紅磡海底隧道因暴動而封閉(編按:指理工大學因警方強攻,學生與警對峙,封鎖了紅隧出入口及校園的事件)、警隊被屈成黑警(編按:因警方暴力對待抗爭者,又被指在元朗7·21事件中與黑社會勾結,暴打市民,市民改叫警察為黑警)、由自由城市變成被美國監管人權之地等;同時又以反諷口吻,列出現屆政府「三大功績」,包括止暴制亂不力、成為台灣的蔡英文最佳助選團,以及區議會選舉讓泛民勝出。
何柱國批林鄭的廣告登出後,有中共地下黨員之稱的前特首梁振英的發聲平台「港人講地」立刻全文轉載,並稱「何先生發火了」,再次提醒林鄭「哪一項承諾,自行思考」。
何柱國、李慧瓊等人批林鄭,指她未按中共黨政高層內分管港澳事務的江派常委韓正等中共「止亂制暴」指示行事,或行事不力,是警告林鄭,後果很嚴重,實屬黨友同室操戈。
多屆入境處長升遷軌跡
值得一提的是原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由入境處處長曾國衛接替。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是中共統一戰線之一,4月18日三換新聞稿一事說明聶德權的工作沒有讓中央滿意,接替這條戰線也必須是中央信賴的人。中共對入境處滲透得很厲害,之前多個訊息來源都指出過,入境處的高層都是經黨培訓,更可能的是隸屬地下黨。
追蹤過去資料發現,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多屆入境處處長之任命及其後續之發展頗令人尋味,透露中共在港府背後處處著力之「重」。
主權移交後,有連續三任入境處處長離任後隨即升遷至保安局局長。例如:1998年7月,首任入境處處長葉劉淑儀接替提早退休的黎慶寧出任保安局局長,2003年7月,葉劉淑儀因強推《基本法》23條立法激起民憤請辭,時任入境處處長李少光接替她出任保安局局長。之後,2012年李少光退休,繼任保安局局長的也是當時的入境處處長黎棟國。
黎棟國之後,接任入境處處長的白韞六離任後,2012年獲委任為廉政專員;而接替白韞六的入境處處長陳國基,2016年退休,2017年獲委任為林鄭月娥的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
如今,即將接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的曾國衛也是在2016年起擔任入境處處長。
資深時事評論員劉細良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曾提到他的觀察:以業務性質來看,入境處業務屬紀律部隊部門,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則屬政制發展及各種政治事宜,包括港台關係,及最近引起爭議的中聯辦地位問題。劉細良說:「原來香港所有重要敏感的高官都由入境處的官員升任。」
李慧瓊點名政務司長、律政司長、保安局長、教育局長等林鄭班底官員,質疑他們「止亂制暴」的決心和能力,也埋下了伏線;更換局長是遲早的事。
消息人士進一步分析說,換局長說明中央沒有打算放棄香港這個地方,畢竟通過「一國兩制」的門面安排,香港對中國經濟還是起著舉足輕重作用,門面一定要保住。通過換局長,新班底比舊班子會幹得「狠」,幹得「徹底」,把特區政府變成幹實務的「偽政府」;一個傀儡政府,不用把所有「重任」都落到警察頭上,像現在這樣要力挺「一哥」鄧炳強。
拒認錯 嫌棄但不炒林鄭
去年11月28日,「東網」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林鄭管治班子係藥渣〉,把港府官員形容為「藥渣」,就是說這屆官員名聲已經爛透了,「這碗藥」給香港喝下去,沒什麼療效,已經用完了,隨時可以潑掉。之所以現在還用著,是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這麼挺著。
該名消息人士說,文章也反映中央對林鄭的態度。他說,中央雖然嫌棄林鄭,但不可能讓林鄭辭職的,因為林鄭辭職等於中央承認錯誤了,在意識形態上過不去。而林鄭的處境就是「裡外不是人」,只能是這樣拖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