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立委林奕華關切中共病毒(武漢肺炎)15分鐘快篩試劑何時可量產?中研院院長廖俊智23日表示,技術4月10日轉交給7到9家廠商,廠商已經開始量產,廠商還需跟衛福部食藥署申請、認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說,快篩做出來並不代表一定能用,需看靈敏度、特異性夠不夠,是否跟台灣背景資料相符。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3日邀請廖俊智列席,針對「增加P3研究室相關研究人員之編制,並訂定長期性實驗人才養成方案」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安綏研究團隊日前成功研發武漢肺炎(中共病毒)快篩裝置,林奕華質詢時詢問,中研院快篩15分鐘是目前時間最短的,到底什麼時候可以量產?廖俊智回應,技術4月10日轉交給7到9家廠商,廠商已經開始量產,廠商必須向衛福部食藥署申請,經過認證,經過第一步緊急授權法和措施,用實驗室樣本就能少量生產來做,下一步才是大量臨床試驗。
廖俊智指出,楊安綏以抗體檢測病毒抗原方法,仍是全世界第一個例子,楊安綏團隊已經日以繼夜發揮無可想像的快速,通常這樣的發展需要3到6個月才能把原型的成品交給廠商,但研究團隊1個月就從發現新抗體到優化產品製程。
廖俊智亦提及,國際快篩都是以RNA檢測,RNA檢測是已經有的技術,只要利用合成的RNA引子就能進行快篩,他們的研發在機器方面,不涉及新技術,當然可以比較快,甚至在疫情發展之前就有成品出來,如瑞士Roche廠在疫情前就發展相關產品,只是把它變成利用COVID-19的RNA。
關於是否會公布15分鐘快篩試劑的抗原與血清抗體,陳時中說,中研院覺得相關合作廠商可以公布就公布,不過,相關快篩做出來並不代表快篩能夠用,或符合台灣現在社會情況來使用,要看靈敏度與特異性夠不夠,跟台灣背景資料是否相符,選個適合又有效率的方式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