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週一(5月18日)報導,美國商務部15日宣布,將通過新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進一步切斷全球晶片供應鏈與華為及其附屬公司的關係。任何外國公司,只要用到美國技術和設備來生產晶片,要想為華為製造晶片,都必須取得美國商務部的許可。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師指出,美國各家知名晶片業企業的業務,也可能受波及。像是半導體設備和服務供應商「應用材料」、半導體製程控管及良率管理服務商「科磊」(KLA)、半導體產品生產及設計商「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美光、蘋果晶片供應商「科沃」(Qorvo)、德州儀器等6家美企,都可能會被美國的出口新規影響到;分析師表示,任何緊張的局勢,都會對整個股市不利。
報導說,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已達到5奈米(寬度約為人類DNA的兩倍),中國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中芯(SMIC),目前為14奈米,台積電的晶片顯然更強大、更節能。
華為手機或敗給蘋果、小米
若不向台積電下單,華為及其半導體設計子公司海思幾乎沒什麼選擇。一種可能性是取得聯發科或韓國三星的現成晶片。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3月底曾提出這個選項,但在新的規定下,也變得不可能了。
儘管中芯極欲提高技術水準,在國家大量資金的挹注下,中芯或在二次公開募股時取得逾30億美元。然而,晶片工藝是一項長期工程,緩不濟急,華為的產品可能因此受創,使其有落後蘋果或小米等競爭對手的風險。
瑞信:華為幾乎無晶片商可合作
根據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的統計,全球晶片製造商中,約40%都使用應用材料、科磊等美國企業的設備;多達85%都使用益華(Cadence)、新思科技(Synopsys)及Mentor等美國公司的軟體,也就是說,幾乎不可能找到一家還能與華為合作的晶片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