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際

不甩北京?中企購買少量美大豆

有中企在週一(6月1日)向美國購買至少3批的大豆,原因可能是希望壓低價格和中國國內仍有大豆的高度需求。( Joe Raedle/Getty Images)
有中企在週一(6月1日)向美國購買至少3批的大豆,原因可能是希望壓低價格和中國國內仍有大豆的高度需求。( Joe Raedle/Getty Images)
【記者賴意晴/編譯】

由於中共強推港版國安法,美中緊張關係再升級,美國總統川普日前也宣布一系列制裁措施,傳中共為了報復,已下令國營企業停止向美國採購。但有消息指出,還是有中企在週一(6月1日)向美國購買至少3批的大豆,原因可能是希望壓低價格和中國國內仍有大豆的高度需求。

路透社報導,3名知悉這幾筆交易的美國貿易商表示,這幾批採購量至少達18萬公噸,預計10月或11月運送,屆時會是美國大豆出口旺季,這時期的美國大豆價格在全球最為低廉。

目前不清楚採購程序為何在北京政府告知國營企業停止採購後仍持續進行,但美國貿易商說,中國進口商還未能滿足10月及11月的多數大豆需求。

對於中國國企不甩北京禁令,仍採購美國大豆的舉措,有美國貿易商認為,可能中方是希望壓低大豆價格,畢竟目前情況很不明朗。一名美國出口商表示:「這很複雜,很難解釋。也許他們想要壓低一點價格,或可能另有考量。他們真的很需要大豆。」

然而,這幾批大豆銷量相較於中國國企近期一次採購量在100萬公噸以上來說,算是很少;消息來源也指出,若美國針對香港採取進一步行動,中共隨時可以暫停進口更多美國農產品。

外界揣測取消 白宮:貿易協議依然有效

消息人士稱,儘管美國總統川普不滿北京當局處理疫情的方式、對港版國安法感到憤怒,以及對中共實現購買美國商品目標的希望日益減弱,但川普別無選擇,只能堅持與中方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路透社週一的分析指出,美中貿易談判花了2年多的時間,對3,700億美元(約新臺幣11兆元)的中國產品加徵關稅,早在疫情爆發前就重創金融市場。

而近幾週,幾乎每天都有川普可能取消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說法從白宮傳出,企業、投資人和中國貿易觀察家都在留意每句話和每篇推文。但上週五(5月29日),當川普宣布將取消香港特殊待遇時,並未提及貿易協議,股票市場因此鬆了一口氣,標普500逆勢收高。

報導指出,美國的下一步,可能是恢復之前曾計畫實施、但後來又取消的關稅措施,對價值約1,650億美元的中國消費品課徵關稅,包括蘋果的手機、電腦、玩具和服裝等。

熟知內情人士指出,川普被一個本身就有問題的協議給卡住了,「如果堅持協議,這份空洞的協議毫無意義;如果放棄協議,他會需要採取更多行動,這會拖累經濟,並造成更大的動盪」。

白宮經濟顧問柯德洛(Larry Kudlow)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也均對外表示,美中貿易協議「依然持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