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休閒旅遊

國旅解封,即刻出發! 舊山線孤寂車站與龍騰祕境

斷裂成4個半的龍騰紅磚橋墩,仍舊堅強地挺直在溪谷中。(攝影/鄧玫玲)
斷裂成4個半的龍騰紅磚橋墩,仍舊堅強地挺直在溪谷中。(攝影/鄧玫玲)

文/記者鄧玫玲
苗栗縣三義到后里的「舊山線鐵道」在1998年鐵路電氣化後,鐵道列車改道行駛新山線鐵路,從此舊山線鐵道再也沒有火車通行,「臺灣鐵路最高點」海拔標高402.326公尺的勝興車站,也頓時成為沒有火車停靠的孤寂車站!

然而沒有火車停靠的勝興車站,人氣仍未減,每年4、5月桐花盛開的季節吸引著很多賞花的人潮。三義翠綠的山城,寧靜的客家小鎮還是帶動很多觀光客來到勝興車站,直到近期,出現遊客暴增的奇特現象,才發現原來是因為有太多想要乘坐鐵道自行車的遊客不遠千里而來。

走入七彩隧道,回到百年鐵道時光

如今,舊山線的鐵道上出現的可不是隆隆作響的長列火車,而是一輛輛充滿歡樂氣氛的四輪電動車。長長的自行車隊伍從勝興車站出發後,立即就鑽入最美的2號時光隧道,乘客只要轉動把手的加油器,就能平穩地走入百年鐵道故事的燈光投影中。

想要搭乘舊山線鐵道自行車的乘客,大部分選擇在勝興車站買票上車,完成勝興到龍騰斷橋的遊程。(攝影/鄧玫玲)想要搭乘舊山線鐵道自行車的乘客,大部分選擇在勝興車站買票上車,完成勝興到龍騰斷橋的遊程。(攝影/鄧玫玲)

黑暗的隧道裡不斷變換著彩色燈光,一會兒紅光罩頂,一會兒綠光閃爍,再下一個可能是紫光世界,也可能是藍光宇宙,整個隧道空間忽紅忽藍,變紫變綠,讓乘客的眼睛忙碌得不知所措,當然也驚喜得滿面笑容,突然來到一個色彩變換萬千的奇幻世界,雖然有點慌亂卻滿心期待。

想要搭乘舊山線鐵道自行車的乘客,也可以在龍騰站上車,規劃龍騰到鯉魚潭的行程。(攝影/鄧玫玲)想要搭乘舊山線鐵道自行車的乘客,也可以在龍騰站上車,規劃龍騰到鯉魚潭的行程。(攝影/鄧玫玲)

通過彩虹隧道後,迎面而來的就是最真實的世界了,翠綠叢林中一道蜿蜒向前的鐵道,乘客只要輕輕轉動加油的把手,四人座的自行車就能平順地往前滑行,天涼時可享受山野習習吹拂的微風,欣賞綠野山林中翩翩飛舞的鳳蝶,一路悠遊自在地倘佯在寧靜的綠色山谷中。

近年,苗栗三義的舊山線鐵道上出現的不是隆隆作響的長列火車,而是一輛輛充滿歡樂氣氛的四輪電動車。(攝影/鄧玫玲)近年,苗栗三義的舊山線鐵道上出現的不是隆隆作響的長列火車,而是一輛輛充滿歡樂氣氛的四輪電動車。(攝影/鄧玫玲)

魚藤坪鐵橋高33公尺的鐵橋架在綠得叫人驚訝的溪谷上。 (攝影/鄧玫玲)魚藤坪鐵橋高33公尺的鐵橋架在綠得叫人驚訝的溪谷上。 (攝影/鄧玫玲)

通過魚藤坪鐵橋,發現龍騰斷橋

直到最精采的魚藤坪鐵橋出現,鐵道上的遊客一陣譁然。高33公尺的鐵橋架在綠得叫人驚訝的溪谷上,高達11層高的鐵橋鋪設著平坦的枕木鐵軌,讓一輛輛自行車靜靜地通過,沒有任何驚悚刺激的高空滑落險象,反而是左側的龍騰斷橋讓乘客嘖嘖稱奇。

斷裂成4個半的紅磚橋墩,仍舊堅強地挺直在溪谷中,是哪一場大地震造成的大災難呢?

那是1935年的關刀山地震,清晨6點零2分的一場7級地震把一座鋼鐵大橋震成這樣?真的是值得記錄的歷史遺跡,龍騰斷橋不但被列為臺灣鐵路的藝術極品,更是受到保護的歷史遺跡。

沿著南段橋步道往上行,還能找到昔日的鐵道枕木步道。(攝影/鄧玫玲)沿著南段橋步道往上行,還能找到昔日的鐵道枕木步道。(攝影/鄧玫玲)

看過龍騰橋遺留下的紅橋墩,和橋下深邃的溪流後,鐵道自行車的乘客都會在解說員的帶領下,來到另一個龍騰祕境——被稱為南段橋的龍騰橋墩,隱匿在綠樹叢林中,橋墩底部被榕樹氣根層層纏繞,橋墩頂部長滿雜樹綠叢,濃密的綠蔭遮蓋住天空,彷若一道廢棄的磚造古城牆。在幽靜的叢林裡,沿著步道往上行,還能找到昔日的鐵道枕木步道,走在綠蔭的枕木道中,可以想像經過龍騰橋的舊蒸汽火車,吐著濃煙緩緩地走過森林鐵道上的懷舊光景。

往鯉魚潭終點,感受洞洞相連奇景

離開龍騰祕境後,大部分的乘客就要準備回程了,但也有乘車路線是繼續往鯉魚潭前進的。

沿著鐵道一路往前行,會通過3、4、5、6號筆直隧道群,因為通過的隧道都比較短,進入第一個隧道時,就能看到下一個隧道幽黑的洞口,甚至下下一個洞口,形成洞洞相連的多層次奇景,也能感受到忽明忽暗的視覺震撼。

鐵道自行車的乘客都會在解說員的帶領下來到另一個祕境,感受特殊的氛圍。(攝影/鄧玫玲)鐵道自行車的乘客都會在解說員的帶領下來到另一個祕境,感受特殊的氛圍。(攝影/鄧玫玲)

通過洞洞相連的隧道之後就到達終點站鯉魚潭,乘客可下車停留一會兒,欣賞鯉魚潭的風光,接著就要折返了,從勝興車站出發至鯉魚潭來回共12公里,需花費1.5小時,也就是沿途的自然景觀還可以再回味一次,讓乘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才心滿意足地回家。

被稱為南段橋的龍騰橋墩隱密在綠樹叢林中。(攝影/鄧玫玲)被稱為南段橋的龍騰橋墩隱密在綠樹叢林中。(攝影/鄧玫玲)

完成一趟鐵道小旅行的遊客,如果又回到勝興火車站,可能會有特別不同的感覺。之前為了趕搭鐵道自行車可能沒注意到的亮點,此時可以慢慢欣賞了,月台旁一座標高 402.326公尺紀念碑,說明了電動自行車走過的鐵道是臺灣西部縱貫鐵路中最險峻、自然景觀最特殊的一段。據說,早年蒸汽、柴油火車頭馬力不足,經過這段路,速度奇慢無比,下雨天還會後退!

如果,再仔細端詳勝興車站整棟木造建築,會發現這座縣定的百年古蹟,採用特別設計的尖陡屋頂,屋簷下有一整排鋸齒虎牙狀的簷板,屋簷角下設置米字八卦,以及尖銳的柱頭、牛腿圓飾等,藉以鎮邪。

電動自行車的乘客只要輕輕轉動加油的把手,四人座的自行車就能平順地往前滑行。(攝影/鄧玫玲)電動自行車的乘客只要輕輕轉動加油的把手,四人座的自行車就能平順地往前滑行。(攝影/鄧玫玲)

相傳興建於1906年的勝興站,周圍有9座山頭圍繞,站場位居「虎穴」位置,當年進行鐵路隧道開挖時,曾經發生死傷意外,火車開通後也常發生事故,因此,必須用這些鎮煞兵器來威鎮四方。

有太多想要乘坐鐵道自行車的遊客不遠千里而來。(攝影/鄧玫玲)有太多想要乘坐鐵道自行車的遊客不遠千里而來。(攝影/鄧玫玲)

原來在深山老林裡搭建一座火車站是這麼困難重重,火車鐵道通過荒山野地時要懂得敬重山林,不做巧取豪奪的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