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中國古代的化妝品

清朝孫溫所繪《紅樓夢》第38回。(維基百科)
清朝孫溫所繪《紅樓夢》第38回。(維基百科)

文/凱玲
在化妝美膚方面,古人是一點也不輸於現代人!我們的祖先是最早懂得和使用化妝品的民族之一。

早在西元前1千多年的商朝末期,已經有了美容品「燕支」(胭脂),即今日的「腮紅」。當時是以燕地產的紅蘭花葉,搗成汁、凝做脂,用以飾面。

使用化妝品,最初是以宮庭內部為主,逐漸擴展到民間。形式是從自產自用,逐步發展到集中生產的小作坊。

歷史上著名的化妝品作坊,有揚州謝馥春與杭州孔鳳春,兩者都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也都是由採煉芳香物,供應宮庭發展起來的。

 (Shutterstock) 這種用蘭湯沐浴的方式,不僅可使全身散發出香氣,而且還有保護皮膚的作用。(Shutterstock)

中國古代早在西元150年,就用羽扇頭花、藏紅花、茜草、指甲花和發汗菊等植物,經日光氧化後進行染髮和美甲,其中指甲花和發汗菊兩種流傳至今仍被採用。

浴蘭

古人洗澡常用蘭草為浴湯,叫作「浴蘭」。早在戰國時期,《楚辭》中就有「浴蘭湯兮沐芳」的話,在漢代又有「煮梅為豆實,蓄蘭為沐浴」之說。至唐宋時,更稱五月為「浴蘭令節」(吳自牧:《夢粱錄》卷三)。這種用蘭湯沐浴的方式,不僅可使全身散發出香氣,而且還有保護皮膚的作用。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洗浴之後,古人還懂得使用化妝品保護皮膚。魏晉時,石崇在廁所裡就放置了「甲煎粉、沉香汁」一類東西,供洗手、洗臉後,搽手、塗面(《世說新語》卷三《汰侈》)。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口脂

甲煎,亦作夾煎,又名甲香,是用藥與美果花燒灰和蠟製成,可作口脂,用來防止口脣皴裂,相當於現代的脣膏。這些在唐代宮廷中已得到了普遍使用,唐明皇在臘日常賜群臣,杜子美《臘日詩》即云:「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面藥即面脂,也稱面油,是一種搽臉防凍裂的化妝品, 猶如現代的香脂之類,可使皮膚白潤,洗澡後使用,有護膚養顏的功用。

洗髮

洗髮方面,古人喜用米汁,也就是淘米水,加熱用來洗頭,可使頭髮柔潤,是一種很好的洗髮劑。直到今天,在我國民間,有些地方仍在用淘米水去汙除垢。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澡豆

魏晉以後,古人又使用一種新的去汙劑,叫澡豆。澡豆是用豆粉合藥製成,用來洗手洗面可使皮膚光澤,是當時的一種高級用品。

晉朝王敦娶舞陽公主為妻,出廁,「婢擎金澡盤盛水,琉璃碗盛澡豆」,請他洗手。他出身微賤,不識澡豆,倒入水中連水帶澡豆一起吃下肚了,引得「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一時傳為笑談(《世說新語》卷三四《紕漏》)。

澡豆的功用極為神驗,唐孫思邈說:「用洗手面,十日色如雪,三十日如凝脂。」(《千金方》面藥篇)宋代大政治家王安石面黑,夫人和門生便讓他用澡豆來洗面美白(《墨客揮犀》卷十)。 

紅樓夢中的化妝品

《紅樓夢》對女孩們用的化妝品有諸多描述,如第六十回中,就有因茉莉粉、薔薇硝、玫瑰露、茯苓霜等日常女孩用化妝品,而引來的偷盜案。

耐人尋味的是,根據《紅樓夢》的描述,這些家常化妝品都是可以用來吃的,如寶玉就有喜吃女兒胭脂這一讓人頭痛的嗜好,足見古人的化妝品才真正是綠色無毒的高級化妝品,今天的化妝品好像沒有一家可以說是完全綠色的。

——轉載自「新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