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內

受供應鍊重組影響 外銷訂單陸港生產微跌

108年臺灣的外銷訂單,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占44.8%,較107年下降2.1個百分點,主因受全球供應鏈重組影響。(經濟部統計處提供)
108年臺灣的外銷訂單,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占44.8%,較107年下降2.1個百分點,主因受全球供應鏈重組影響。(經濟部統計處提供)

【記者徐翠玲/台北報導】美中貿易衝突加上中共肺炎(武漢肺炎)衝擊,供應鏈轉移成趨勢。經濟部統計處30日指出,108年臺灣的外銷訂單以臺灣生產比率占47.4%最高,其次為中國大陸及香港占44.8%,較107年下降2.1個百分點,主因受全球供應鏈重組影響。

經濟部108年「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共調查2,794家,回收樣本2,755家,回表率98.6%。統計處表示,108年海外訂單臺灣生產占47.4%,但較107年微降0.2個百分點,主因雖受美中貿易紛爭干擾,部分廠商將產線移回臺灣,但國際原材物料價格下跌,以臺灣生產為主的傳統貨品接單明顯衰退,拉低整體接單的臺灣生產比率。

統計處提及,108年海外訂單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占44.8%,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下,較107年下降2.1個百分點;歐美地區占3.3%,較107年提升1.7個百分點,主要因資訊通信產品推升;東協占1.9%,亦較107年上升0.3個百分點。

調查亦顯示,108年在中國大陸及香港有生產據點的業者,進行生產線調整超過2成(21.5%),其中以部分生產線移轉至其他地區占74.8%最多,於其他地區新增產線占23.8%次之;就貨品類別觀察,基本金屬及紡織品業者各有9.1%及6.7%全部移轉產線,紡織品、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部分移轉的情形高達8成以上。

統計處指出,調整產線移往地點以東協占46.4%最多,移回臺灣占44.4%次之;按貨品觀察,以紡織品、化學品及電機產品移至東協的比率較高,各占86.7%、66.7%及60.0%;移回臺灣比率以光學器材及資訊通信產品的比率較高,各占85.7%及76.9%。

統計處表示,在美中貿易戰掀起中國大陸臺商遷徙潮下,東協國家憑藉著自然資源、豐沛勞動力及關稅優勢,吸引廠商前往投資,而臺灣推動「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則吸引高科技產業移回臺灣,有助於帶動臺灣相關產業發展,推升經濟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