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奕修說,電子眼並不完美,有其局限性,但是「值得」。
黃奕修是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副部主任,也是臺灣電子眼的權威。他表示,歐美在2013年就有了電子眼技術,臺灣於2017年才引進,截至2020年6月為止,已完成14例人工電子眼,其中長庚醫院就占了11例,是亞洲第一個得到認證的「電子眼卓越中心」,至今全球僅12家醫院獲此殊榮。
「色素性視網膜失養症」患者的福音
黃奕修說,「人工電子眼植入手術」並非適用於各種全盲患者,而只針對罹患「色素性視網膜失養症」的人,它是一種遺傳性基因變異所導致的疾病,臺灣約有一萬名這樣的病患,透過電子眼植入手術,有的患者在失去視力5年、10年後,仍能重見光明。
黃奕修說,手術的對象也是有條件限制的,即必須是年滿25歲以上、視神經正常、視網膜對電刺激有反應能力的人。
他解釋,人工電子眼只是取代視網膜的感光功能,其原理是將矩陣排列的刺激電極植入眼球內部,貼附於視網膜黃斑部,與視網膜傳遞神經纖維相接觸。所以,不是所有的全盲患者,都可以植入電子眼治好,而是只有感光功能受損,視網膜傳遞神經必須完好才能起作用,有些患者的視神經萎縮,眼球都變形了,裝電子眼就沒有幫助。
黃奕修進一步說明,電子眼作用的機制,是患者鏡框上的攝影機取得欲視影像,採用類似悠遊卡式的非接觸訊號傳遞,將影像訊號無線傳送至眼內電子元件,再經由視神經傳導至大腦視覺區,而所有電量供應來自腰包上的電池。
兩年眼科復健是重要關鍵
電子眼植入後,需要配合做視力復健才能真正發揮效果,例如:原本生活中對影像的理解,新的訊號和舊的視覺記憶要能重新連結,空間感和視覺必須一致。這些都是要經過訓練的,長庚要求手術患者必須是25歲以上,是考慮到患者心智已成熟,比較能配合復健要求,復健每月1~2次,每次3小時,約需兩年時間,是一段很辛苦的過程。
黃奕修說,兩年的復健是最重要的關鍵,裝電子眼只能看到一個輪廓,視力不到0.1,無法閱讀報章雜誌,但經過訓練後,有些病患者可以自己出門搭公車和捷運,對於日常生活之基本需求,例如:吃飯時可見刀叉或行走時可以辨別紅綠燈、走斑馬線和分辨路況高低落差等,已有極大助益。
人工電子眼醫療費用極其昂貴,連同術後復健與照護,約需新臺幣650到700萬元,目前健保沒有給付,黃奕修說,手術有4例是自費,其他則是靠醫院的社福基金幫助及藥廠、善心人士捐助。
黃奕修也感慨地說,他在手術前都會一再地和病人溝通,也強調眼科復健的重要性,但卻有病人在植入電子眼後,嫌麻煩不願意配合做復健,既浪費了愛心捐贈的5、6百萬資金,也使整個眼科醫療團隊士氣受挫,從此,他更加審慎的評估,要看到病人有動力、很熱情,有很強的意願想要讓自己回復到某種程度以上,黃奕修才願意幫他動手術,因為他領悟到做善事也是需要「智慧」的。
第三代電子眼就是「電子腦」
雖然電子眼能看到的影像很粗糙,只有一個輪廓,並不完美,但黃奕修說「很值得」,因為它代表著很多意義,啟動功能的那一刻可以解釋很多事情,包括對一個人的人道關懷、人生歷史的重寫,最起碼病人已經可以照顧自己,可以走出家門了。
黃奕修說,希望有一天政府能開放電子眼的健保給付,也能有相應政策可以支持這種全新的科技,幫助更多盲人患者。他透露,第三代電子眼就是電子腦,人類的視覺是感光之後,把影像送到大腦的枕葉區,如果直接把電子眼裝在後腦,即使眼球已經損壞、視神經已萎縮,人們還是可以看,等於用後腦杓看,如此一來就可以解決更多的失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