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桃園

戶外騎車小心被蟲襲  隱翅蟲毒素致皮膚發炎

聯新國際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文惠表示,如發現昆蟲停留在身上,也應以吹氣或抖落方式讓昆蟲離開。(記者徐乃義/攝影)
聯新國際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文惠表示,如發現昆蟲停留在身上,也應以吹氣或抖落方式讓昆蟲離開。(記者徐乃義/攝影)

【記者徐乃義/桃園報導】桃園鄭小姐上下班騎車代步,雖然已戴半罩安全帽,因為沒有戴口罩,仍被迎面而來的隱翅蟲撞撃,下班回家梳洗後午睡,醒來時下巴開始紅腫、刺痛感,不以為意洗臉並擦上乳液保養,當天晚上情況惡化,隔天上午,下巴與嘴邊化膿,趕緊前往醫院就診,才知道原來是隱翅蟲造成,醫師給予類固醇藥物及藥膏治療,情況獲得改善。

隱翅蟲毒素致皮膚發炎--個案傷口。隱翅蟲毒素致皮膚發炎--個案傷口。(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聯新國際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文惠表示,隱翅蟲不會螫人或咬人,常見的隱翅蟲皮膚炎多半是因為隱翅蟲的體內有一種劇烈且刺激性的毒素(隱翅蟲素),這個毒素只有在蟲體爆裂的時候,才會被釋放而刺激人類皮膚。

隱翅蟲大約只有0.5公分至1公分,人們常常忽略牠的存在。陳文惠表示,臨床上常見求診的病患多是睡覺、騎車時,或是莫名出現劇癢、劇痛、水泡、膿皰才知遭遇蟲襲。因為隱翅蟲非常小,揮趕或拍打時,蟲體在當下破裂,毒液就會刺激皮膚,造成發炎。

如果不小心接觸到隱翅蟲破裂後的毒液,可能導致皮膚急性發炎,陳文惠建議儘快以大量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並前往就近的皮膚科請醫師治療,讓醫師檢視傷口與給藥,通常醫師會開立消炎藥膏外用塗擦,或是膿皰給予抗生素處理。陳文惠說,民眾不要自行將水泡或膿皰弄破,否則容易造成傷口感染、疼痛度增加。

隱翅蟲皮膚炎較常見的後遺症是色素沉澱,大多需要2至 3個月才能慢慢恢復原皮膚顏色,也要注意潛在危險部位,如眼部、角膜,會造成眼睛過度刺激與角膜受傷。夏天是隱翅蟲季節,陳文惠提醒民眾到戶外活動應儘量穿著長袖長褲,並且不任意拍打蟲體,如發現昆蟲停留在身上,也應以吹氣或抖落方式讓昆蟲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