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法官法》22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將於2023年正式施行,只要是符合資格的民眾,都有機會被抽選為國民法官。司法院也為此特別召開記者會,院長許宗力表示,「人民參與審判」是臺灣民眾長年來的司改訴求,而《國民法官法》就是要回應國民對改革的期盼。
許宗力致詞時表示,國民法官制度是司法改革的重大里程碑,隨機抽選的國民法官將帶來多元的經驗、想法,藉由國民法官與專業法官一起審理、討論,共同做出決定,可協助判決結果更符合社會期望、更能反映全民對公平正義的期待。如此不僅能讓民眾更了解司法運作,也能協助法院聽取外界意見,促進國民與法院間的相互理解。
許宗力強調,《國民法官法》是數十年制度推動經驗累積的結果,司法院從1987年起就開始推動人民參與審判,並陸續提出各項草案;這次司法院所提出的《國民法官法》歷經長期的溝通審議後,已兼容不同制度的優點,是現階段最符合大多數民眾期待,也最合乎國情及法制土壤的制度。
不過,有民眾或許會擔心自己欠缺法律知識、不懂案情,但許宗力表示,未來各項法律用語及案情資訊的說明都將力求白話易懂,協助國民勝任參與審判的工作,而國民的個資、人身安全等也會受到充分保障。而對於檢察官來說,「起訴狀一本」、「證據開示」、「當事人自主調查證據」等配套,都是截然不同的嶄新設計。
2年半4層面推動計畫
為了《國民法官法》在2023年能順利上路,司法院祕書長林輝煌表示,兩年半內將從「教育訓練」、「基礎規劃」、「研究評估」、「宣傳推廣」等4個層面做好準備。首先,司法院會持續舉辦「模擬法庭」,並辦理檢討座談會;在各地方法院轄區舉行說明會等研習活動,使審、檢、辯等實務工作者盡早熟悉制度內容。
除了成立「國民法官法相關子法研議委員會」,明確規定制度運作所需細節性、技術性事項外,司法院也將設置跨機關整合性的「個人資料庫自動化檢核系統」,建置備選國民法官名冊,並編列預算與人力修整法庭、購置設備。在「成效評估委員會」正式運作前,將持續進行「國民法官模擬法庭」問卷調查與分析,以發現問題、尋求對策。
林輝煌說,司法院將透過各種媒體加強宣導國民法官制度。除了目前持續推動的「校園模擬法庭」外,也會與教育單位合作,將國民法官制度納入公民教育課程;並邀請現職法官到院外進行「巡迴講座」,讓國民法官制度廣為周知。
法務部:增加人民對司法信賴
法務部22日也發布新聞稿表示,總統蔡英文於今年就職演說中特別提到「讓人民進入法庭擔任法官,成為改革的催化劑,讓司法體系與人民的距離不再遙遠,更加符合期待,贏得信任」。因此,引進人民參與審判,不但可以拉近人民與司法距離,更可以增加人民對司法的信賴。
法務部強調,《國民法官法》融合了參審制、陪審制精神的優點,並參考實證經驗反映民眾支持與專業法官合審合判的模式,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制度;未來民眾擔任國民法官可與法律專業者交流,也可充分自主做出決定、兼顧民情與真實發現。正式施行後也將逐年進行檢討、適時修正,與司法院共同逐步完善此制度,更符合人民對司改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