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臺股創新高 專家:美中新冷戰是背後因素

臺股27日在台積電奔漲停激勵下,大漲逾382點,飛越歷史新高12682點水位,來到12686.36點,睽違30年再創新高點,但隨後高檔震盪,在12600點大關附近徘徊。(中央社)
臺股27日在台積電奔漲停激勵下,大漲逾382點,飛越歷史新高12682點水位,來到12686.36點,睽違30年再創新高點,但隨後高檔震盪,在12600點大關附近徘徊。(中央社)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臺股27日盤中達到12686.36點,突破12682點的天花板,寫下歷史新高,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分析,臺股罕見的新紀錄並非僅肇因於寬鬆的貨幣政策,背後更深刻的結構因素是來自美中新冷戰,上一次的美蘇冷戰,臺灣同樣在經濟上是受益者。

沈榮欽說,在全世界都因為武漢肺炎而陷入大蕭條後最大經濟危機的時刻,臺股卻打破泡沫時期的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台積電也隨之大漲,背後因素與美中新冷戰也有關係。

沈指出,美蘇冷戰時,臺灣是在經濟上是受益者。當時蘇聯不僅扶植東歐共產集團,並且向全世界輸出革命;美國同樣建立資本主義世界,先是以馬歇爾計畫援助西歐,並開始協助日本與加拿大,然後在全世界與蘇聯對抗。

他分析,後來美國也開始對開發中國家進行貿易、採取經濟援助,與輸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歐盟國家則主要針對ACP(非洲、加勒比海與太平洋地區)的前殖民地採取優惠措施拉攏。

沈榮欽認為,1970年代美國提供直接軍事援助的國家依序為:南越、土耳其、希臘、以色列,韓國,柬埔寨、寮國、臺灣、泰國與約旦。最後真正能在經濟上有超人表現的,除了日本外,主要還是臺、韓、星、港,以及以色列、泰國等國家。

他指出,臺灣與韓國的成就尤其重要,不僅是因為兩國達成二十世紀開發中國家最佳經濟成就,而且當時東西德、南北韓、共產中國與自由中國的對比,對美蘇競賽的宣傳尤其有重要意義,更令人驚豔的是,臺灣與韓國後來達成民主國家的轉型,成為二十世紀少見的模範。

沈強調,臺灣當時卓越的經濟表現受益於冷戰,但是為何其他國家的表現遠遜於臺灣?如同全球知名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的研究指出,政府與戰爭(機會)只是重要的輔助條件,一國的產業如果缺乏其他競爭優勢的本質條件,也不容易從冷戰中脫穎而出。

沈榮欽的結論是,雖然冷戰不可避免地將臺灣推上對抗的舞臺,而且兩次冷戰的性質也十分不同;第一次冷戰中,臺灣在經濟上是傑出的獲益者,目前正在進行的是第二次冷戰。現在臺灣有好的開端,接下來必須掌握國際趨勢、冷靜擬定策略,才能同樣在本次美中對抗中掌握機會,獲取冷戰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