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論 觀點

【國際瞭望】私人企業的太空競賽時代

Space X 打造了可以重覆使用的推進器,大大節省了太空旅行的成本。圖為8月2日,推進器從海中打撈出來。(NASA via Getty Images)
Space X 打造了可以重覆使用的推進器,大大節省了太空旅行的成本。圖為8月2日,推進器從海中打撈出來。(NASA via Getty Images)

⊙史塔梭(John Stossel)/文、博凡/編譯
8月2日,數名美國太空人從太空站返回地球,這是10年來美國第一次載人發射。這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執行的嗎?不,當然不是。這次旅行得以成功,正是因為政府沒出一點力。

一個歐巴馬政府時期的委員會曾估算,執行一次這樣的發射需要12年的準備時間,耗費360億美元(依目前匯率約合新臺幣1兆元)。

這次發射卻只用了一半的時間,僅花費10億美元,即預估值的1/36。正是因為這次的發射是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 X公司主導,他讓事情更迅速且更便宜,因為他花的是自己的錢。

「這是自由企業的潛力!」在我新上傳的影片中,航太工程師祖布林(Robert Zubrin)如此說道。

當然,多年前,把人類送上月球的任務是由NASA主導的。祖布林說,過去之所以成功,「是受到某種目的驅動,美國希望震驚世界,讓世人看到自由世界人民的能耐。」

但從上月球的50年後至今,交通大幅進步、電腦變的更小也更便宜,NASA卻沒有長進。幸運的是,歐巴馬在位時批准私人公司在太空領域競爭,他說:「我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用老方法做事了。」

市場競爭的結果是,太空旅行的花費降低到僅剩原來的一小部分。為什麼NASA做不到呢?

因為在登月之後,NASA變成了典型的政府組織:預算膨脹、進度落後。祖布林說,NASA的功能只剩下「付錢給供應商」而已。供應商們當然樂見其成。

祖布林曾在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任職,他有天發現了能讓火箭載重量增加一倍的方法。「我們跑去找主管階層的工程師,跟他們說『嘿,我們可以讓載重量倍翻,只要多花10%的錢。』他們卻說:『聽好,如果美國空軍希望我們改良泰坦(火箭),他們就會多付錢給我們。』」

NSAS不只付給包商開發費用,還額外給予10%利潤。換言之,計畫的成本越高,包商就越賺錢,包商因此缺乏進行創新的誘因。

NASA現在也承認這樣的問題存在。提交2020年預算書時,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承認:「我們在進度控管上表現不佳……控管支出也是。」

NASA在創新技術上更是如此。祖布林說,他們的科技無比過時,「太空人會帶自己的電腦上太空,因為座艙內的太舊了。」我問他:「當NASA看到太空人都自己帶電腦了,他們沒想過更新設備嗎?」

「因為他們有一套所有零件都得經過一番評估的理論,這種做法十分官僚且浪費成本。」祖布林回答。

其實只要確保太空船在許多不同國會議員的選區裡組裝,NASA對過高的支出也無感。

「NASA是個超大的就業計畫。」航太法律師敦斯坦(James Dunstan)說,「藉由讓組織分散在不同區域,NASA就能得到更多不同議員的支持。」國會議員甚至以此開玩笑,德州聯邦眾議員韋伯(Randy Weber)曾開玩笑說:「我們隨時歡迎NASA回來德州花錢。」

私人公司能更省錢而且做更好,可重複使用的推進器即是馬斯克其中一項節省開銷的創新。

多年來,NASA一直把用過的推進器拋入大海。「他們幹嘛把加速器丟了呢?」我問敦斯坦。「因為他們一直都是這樣。」他答道。

20年前,祖布林曾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裡提出可重複使用的推進器的想法,他的上司告訴他:「這是很可愛的想法,但如果我們這麼做,就準備關門大吉。」

祖布林說:「他們想維持太空發射的高花費。」

所幸現在多家私人企業在太空領域競爭,太空旅行將會更便宜。馬斯克不能浪費一毛錢,因為他的Space X得跟貝佐斯(Jeff Bezos,亞馬遜執行長)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布蘭斯(Richard Branson)的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波音(Boeing)、洛克希德馬丁與其他公司競爭。

私人企業總能做出政治人物無法想像的成就。人人負擔得起的汽車、飛機、iPhone等,這些東西都不是政府發明的,唯有雄心勃勃的企業家追求利潤,才能培育出這些我們擁有的好東西。

擺脫政府的壟斷吧。生命中最棒的東西都是營利競爭而生的。◇──作者為獲獎新聞記者及暢銷書作家。